查士丁尼大帝把拜占庭帝国推向巅峰的历史背景

2020-09-30 20:05:47 作者: 查士丁尼大帝

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大帝”这个称呼貌似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个“大”字概括了其一生不凡的成就;一个“帝”字说明得是君主中的佼佼者;最后既然是皇帝就得有帝国,而不是什么王国。因此像英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一脉相承的国王,但没有一个大帝,就是因为英国向来是一个王国,统治者只能称国王,哪怕后来成长为大英帝国,称呼也得区分得很开“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

世界历史上的这些大帝,由于其不凡的功绩和生平而使人熟知。中国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洪武大帝等自不必多说,欧洲的查理曼大帝、彼得大帝也都是耳熟能详。但欧洲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生平极其特殊的大帝,不仅知名度比前面提到这几位低,而且其一生可以说是饱经风霜、命运多舛。如果要把所有大帝做一个比较,他所经历的坎坷和大难不死的次数,估计无人能出其右,这就是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

首先要给拜占庭帝国“正一下名”,这个帝国的存在感低,完全是由于大航海开启后,西欧国家对于全球的影响力,掩盖了地中海东岸的这个庞然大物的历史,使得其他大洲的人一提起欧洲首先想到的是西欧。

其实当初作为整个西方“精神家园”的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后,西罗马帝国才"活了"八十多年就被来自北方的日耳曼蛮族所覆灭。而这些日耳曼人又由于各个部族的分化而建立了许多小的王国,他们谁也不服谁,其中的德、法经常为了证明自己是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而动荡不安。

而与之大为不同的是,在西边分裂的这漫长的1000多年的中世纪历史里,东罗马帝国一直存在。而借着经济、军事强烈影响全球的西欧,其史学也扩大了影响力,如果把别人尊为正统,那么自己又将如何自处呢?所以为了区分历史上那么多号称自己是罗马的帝国,就将东罗马用了一个不起眼的、以城市命名的别称,叫拜占庭。

这位查士丁尼大帝,就是拜占庭帝国的早期皇帝,也是这个帝国最巅峰时期的君主。先来聊一下他登基前,拜占庭帝国处在一个怎样的外部环境下。西边的日耳曼人虽然建立了各自部族的小王国,但他们还是一心想着扩大地盘,甚至有个别的梦想着自己也能建立一个像古罗马那样,把地中海当成自家内湖的庞大帝国。

因此就有不少西边的王国把眼光瞄准了拜占庭。而且这只是一方面威胁,在东边还一个庞大的波斯王朝,它虽然不能与古希腊并存的那个波斯帝国相提并论,但实力依然强大,当时与拜占庭比可以说不相上下。

除了东、西这两大强敌以外,还有来自北方的匈人和斯拉夫人。虽然在拜占庭人眼里,这些都是不足为惧的游牧民族,但他们不断骚扰着拜占庭的北疆,让帝国不堪重负。如果说西、东、北这三个方向的敌人还都算外敌的话,在帝国内部也有着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比如位于今天巴勒斯坦地区的萨玛利亚人和犹太人等。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在这样动荡环境下,查士丁尼的“前辈们”给他留下了什么。首先是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通过其忍受的孤独和文治武功,确保了边疆不落入敌手还充盈了国库;接下来查士丁尼的舅舅,也就是查士丁王朝的开创者查士丁一世(名字只差一个字,但请分辨清楚),由于其为人平和,且对自己的外甥查士丁尼特别信任,因此其在位期间,年轻年轻的查士丁尼就实际掌管了国家,从来得到了历练。

也就是说在查士丁一世去世后,查士丁尼大帝登基时,边疆处于不断动荡但基本可控的程度。国库里则富足充盈,有能力靠花些钱来办成一些事。这两个因素恰好是塑造一个大帝的最佳时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