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谋士、三谋士定三国,司马懿排不上前三,诸葛亮排不了第一

2020-09-21 23:18:51 作者: 三国三谋士、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应该并没有史书或典籍的记载,或许这句话应该是喜欢三国的朋友们总结、概括得出的结论。其实从二人在三国时间出场顺序的时间节点来看确实非常符合这句话,郭嘉在公元207年患病早逝,而隐居隆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也的确是在这一年被刘备请出山的。二人在三国时期并无交集,相信也仅仅只是神往而已,所以单从理论上很难分得出二人之间的高低上下,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凭借着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表现更应该占据榜首的位置才对,郭嘉凭什么可以压诸葛孔明一头呢?我们可以一起看看郭嘉做了些什么再去衡量。

郭嘉剧照

第一,宁愿赋闲六年,也不愿辅佐袁绍。在郭嘉21岁时,经人介绍欲投到袁绍的麾下效力,当时袁绍已经是诸侯中势力比较大一股,在其麾下效力应该会非常有前途。可惜,郭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决定放弃,他认为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自此,郭嘉赋闲在家六年。

第二,投奔曹操,以“十胜十败”论作为见面礼。赋闲在家的郭嘉经荀彧的介绍,结识了正在用人之际的曹操,两人经过一番讨论都非常兴奋,曹操认为郭嘉就是自己要找那个能够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的人。而郭嘉也认为曹操才是值得托付的明主,两人可算是一拍即合。在这一时期,曹操刚刚经历宛城之战的败局,不但自己的儿子曹昂、大将典韦战死,更重要的是这场失利给曹操的自信心带来了极大的打击。面对着曹军低迷的士气,郭嘉狠狠的拍了一通马屁,让曹操顿时喜笑颜开,而这通马屁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十胜十败”论,郭嘉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分析,不但极大提振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帮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可以说这份见面礼非常及时、份量极重。

曹操剧照

第三,抵御压力坚决围剿吕布。公元198年,曹操利用袁绍与公孙瓒大战的契机,讨伐吕布。可惜战败的吕布坚守下邳不出,让围攻的曹军十分无奈,历时半年多的围剿不但粮草辎重消耗极大,将士的斗志也几乎被消磨殆尽。包括曹操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建议撤军,却唯独郭嘉劝谏曹操继续进攻,并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最终曹操依郭嘉的计策,生擒了吕布。

第四,运筹帷幄决胜官渡。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进行战略大决战。对于这场战役曹操并无必胜的决心,曹操担心孙策会从后方偷袭,而且刘表、刘备也可能趁机袭扰。可郭嘉却充满自信,建议曹操先攻打立足未稳的刘备、而后再与袁绍进行对决,并预言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会被刺客伏击。事情的走向果然如郭嘉所料一般,曹操的大军轻松击溃刘备并俘虏了大将关羽,而后更是传来孙策遇害的消息。而这些也基本上扫平了曹操所有的顾虑,因此在官渡一战中曹操大获全胜,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三国壁画

从此处我们也不难看出在郭嘉辅佐曹操期间,虽然曹操的大军偶尔也会有战役失败的例子,但是在整体的战略上曹操的大军几乎没有失败过,这也是公元208年曹操能够调动数十万大军南下欲一统中原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在赤壁之战时有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或许将不会有三国这段历史。

客观的说,郭嘉的才能大都体现在其卓越的军事才华上,早期的曹操也正是凭借着郭嘉的谋划,才能够灭吕布、败刘备,北吞袁绍、南拒孙策,使得曹操的势力成为众多诸侯中最强大的一支。而诸葛亮的才能更多体现在他治理蜀汉的行政管理上,蜀汉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才能够在偏居西南一隅的情况下逐渐强大起来。而诸葛亮后期的五次北伐则暴露了他不擅长军事谋略的短板,在蜀汉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的黄金时期没能够冲出西南地域束缚、占据中原要地,成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而诸葛亮没能一统中原恐怕也是他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