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韩愈的《马说》,通篇出自《韩昌黎集》。
与唐朝其他人的个人作品集不同,有以名字命名的《李太白集》、有以官职命名的《杜工部集》还有以出版年份命名的《白氏长庆集》,为什么到韩愈时就是《韩昌黎集》呢?
韩愈
而且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与昌黎郡(今秦皇岛附近)根本不沾边啊,这就不得不从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说起了
在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机制用的是三国时魏国的陈群定下九品中正制,朝廷的官职基本上被世家大族所掌握,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如此,一个人不论才能只论出身,这对社会的发展非常阻碍,为了破除这种局面,隋文帝时开创了科举制度。
陈群
然而由于种种矛盾,隋朝没能经得住各方面的反对声音,二世而亡,隋炀帝的表弟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唐朝,并且只以四年时间就平定整个天下。
隋朝的科举制度和官僚架构,唐朝基本上都承袭了,因此唐朝也开科举取士,太宗皇帝李世民看着鱼贯而入的新科进士,高兴的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李世民
只是韩愈时唐王朝已经是快要日薄西山了,正常的科举取士得不到保证,中央政府拿藩镇割据没有办法,虽然有对藩镇讨伐的战争,也只不过新军阀打旧军阀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选拔得不到保证,世家大族的势力因为有优质的学术资源,在这段时间又重新抬头。
当时的书生,考上进士都不足夸,如果能够迎娶“五姓女”,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巅峰。
那究竟是哪五姓这么牛呢?他们是七个郡的郡望(也就是在郡里说姓氏人们就知道说的是谁家,当仁不让的老大),分别是清河崔、博陵崔、陇西李、赵郡李、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号称“五姓七望”。
他们从东汉时期就已经是世代官身,几百年的传承让他们有了可以与皇家自傲的底气,就是唐朝的皇帝李氏也不过是陇西李氏的一支而已。
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对此制颇为不满,他曾参与纂修国史,在写李义琰传的时候,因为李义琰家住魏州昌乐,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实写道:“李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结果监修官竟指责他违背了写史原则,要他照李氏郡望改为“陇西成纪人”。
只是没有想到,晚唐已经是世族最后的辉煌,尤如病人回光返照一般。
朱温篡唐的时候,因为朱温的谋士李振多年不第,于是献计朱温将唐朝廷里的世家子弟三十多人在白马驿押到黄河边,全部投诸河中,“让他们清流变浊流”,朱温笑而从之,史称白马驿之祸。
朱温
白马驿之祸之后,世家的势力慢慢衰退,唐王朝也在随后被朱温篡夺,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就再也没有真正的世家大族了。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袁世凯
民国时期袁世凯,其先祖郡望就是东汉时出过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所以袁世凯的家谱扉页上就是“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