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社会的孝道观念如何在畸形极端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

2020-09-25 18:33:39 作者: 宋朝社会的孝

所以我认为孝德的培养成为官员为官的重要标准,使得很多官员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当官的理想,就成了畸形孝道观念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宋朝社会的孝道观念也就在畸形极端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首先,孝德的培养体现在官员的学校教育当中。在宋代的教育思想中,"孝"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核心,在《宋会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大体表达的意思就是孝德观念的要求对于八岁的小孩就已经存在了,也就是在官员的学子时期,孝德观念已经深入了他的日常生活。

另外,上面已经提到皇帝和大臣们对于《孝经》的重视,以至于在教育当中,《孝经》也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教授,甚至地位还高于《论语》,《孟子》等书,所以在当时《孝经》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孝德的教化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孝德的培养还体现在官员的考试之中。上面已经说到《孝经》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授,自然也就有了相应的考试,来考察《孝经》的学习,不仅仅对孝道的学习进行了考察,还专门设立了有关孝道的官员选拔标准。

例如孝梯廉让和孝锑力田,但是这样的标准也造成了很多的弊端,虽然皇帝想要官员的孝德文化极高,但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才能,然而有些官员就是选择根据皇帝制定的条例制度来实行孝德行为,这就是畸形的发展,都是畸形的孝道,影响下的产物。

孝德的培养如何成为了官员做官的一个重要标准,很多官员就会盲目跟从皇帝所制定的有关孝德的制度开始实行孝德的行为,完全没有自主的孝心意识,这不是皇帝需要的,但这也确实是宋朝孝德观念畸形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表彰孝亲的行为,加强了社会控制功能

皇帝对孝亲行为的重视,对官员孝德培养的重视,还体现在对不同校亲行为的表彰形式当中,而这些表彰形式更是成为了社会百姓对于迂腐的孝亲行为,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宋朝的皇帝们对于孝亲行为的表彰,实质上是在加强孝亲行为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加强对宋朝社会百姓的思想控制,使得百姓毫无自己的意识,只会迂腐的跟跟着条文例法,实行孝亲行为,这是宋朝孝亲行为极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表彰形式的第一种是精神上的奖励。根据孝亲行为的大小,有的人会被记入史册,有的人会被皇帝召见,甚至会给予官位。

例如宋代的江陵人士庞天祐, 既有孝亲治病行为", 父疾, 天祐割股肉食之;疾愈, 又复病目丧明, 天祐号泣祈天舐,并上奏朝廷, 旌表门闾。

这种精神上的奖励更会让百姓们对于孝亲行为十分热衷,不管这种孝亲行为是否会危害自己或他人,都会盲目跟风,如此一来,就加强了社会的文化控制。

表彰形式的第二种是物质上的奖励。一般就是给予钱财,物品,粮食等,这些奖励对于一般的贫困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的,以至于有些贫困家庭就会为了这一些奖励而进行一些迂腐的孝亲行为。

例如莱州胶水人祁暐, 是一个进士,他在母亲死后, 就辞官守墓, "就坟侧构小室, 号泣守护", 后被表彰, 并"赐帛三十匹、粟三十石, 令长吏每月存问",物质上的奖励刺激了百姓对于物质的需求,更多畸形的孝亲行为被发掘出来,孝亲观念的极端化发展已经不可避免。

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被百姓视为一种可以通过正当行为来获得的生活质量提高的方法,对于制度中规定等孝亲行为开始大量实施,统治者对于社会文化控制的政治功能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