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之时并未疏远赵云,并且对他委以重任,令其担任要职

2020-09-27 16:55:22 作者: 刘备伐吴之时

刘备的伐吴之战以失败告终,对此后人议论纷纷。有些人觉得刘备不懂用兵之道,所以才遭受了夷陵之战的败笔,所以才会失败;还有些人觉得这一战刘备带领的都是些没有名气的将军,赵云,马超,诸葛亮等人都没有参加,所以才会失败;当然了还有些朋友觉得刘备的失败是因为对手太强,毕竟对方可是号称“社稷之臣”的陆逊。

其实在小编看来,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以上三种言论有些片面。东吴国力是蜀汉的两倍,以弱凌强,而且以彼之短攻其所长,本就是不智之举。而且很多人觉得夷陵之战蜀汉方面的之名大将并未参加,其实这是被演义所误导的。这一战蜀汉可以说精锐尽出,除去已经去世的关羽和张飞,仅仅只有马超未曾参与,其他的都活跃在这场战役上,赵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出力最多的。

大家都知道赵云曾经劝诫过刘备一国事为重,先图曹魏,再灭江东。后来在伐吴之战中,前线也没有出现他的身影。所以很多人觉得刘备由此疏远他。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真实情况恰恰相反,赵云当时被刘备委以重任,只是大家先入为主的影响,觉得他好像没有参与这场战役。

一场战役最重要的是什么,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都是发动一场战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袁绍的官渡之战之所以会失败,最大的原因便是粮草被烧,三军断粮致使士气低下。所以说粮草一直是军队的重中之重,对于战局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刘备封伐吴之战,可是大老远的从益州出兵,属于猛龙过江。益州距离荆州可是有千里之隔,并且山路崎岖,大军出征都是麻烦事,更别说运输粮草。

可是刘备的伐吴之战是从公元221年7月到公元222年8月,也就是说这场战役整整持续了一年多。但是在这一场战役中,大家是否听闻刘备的军粮出现过问题,为何陆逊从未出现过烧毁刘备军粮的心思。原因很简单,因为蜀汉的督粮官是赵云,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他的名字可以说名扬天下,所以当知道赵云督运粮草的时候,陆逊便放弃了烧毁粮草的打算。

督粮官虽然不是在前线征战,但是其战略地位绝对不在前线将士之下。而赵云能被任命为这个职位,难道不是刘备对他的一番信任么?很多人说自从赵云劝诫刘备不要伐吴开始,赵云逐渐被疏远。这一点在小编看来完全是无稽之谈,刘备不是好坏不分的人,赵云的忠言逆耳哪怕他不认同,但是也不可能因此就直接疏远了跟随自己半辈子,并且忠心耿耿的人。

其次再说说赵云在伐吴之战的战略地位,大家都知道粮食是三军之重,所以刘备必然会给予赵云大量的兵力,其数量至少在两万人左右。大家不要觉得夸张,刘备属于远征,运输线不仅崎岖并且很长,两万也只能是一个保守数字。也就是说此时的赵云是手握重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全是捏着蜀汉的命脉。他这个位置完全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否则刘备立马丧失伐吴的主动权。

说到这里,大家还会觉得刘备是在疏远赵云,没有委以重用么?只不过凡是提及战役,我们总会第一时间去关注前线的将士,而忘却了其他岗位的人。却不知,发动一场战役牵扯的环节非常的多,后勤的付出绝对不亚于前线的将士。尤其是赵云,长坂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忠肝义胆,记住了他勇冠三军的背影。总觉得,这样的人物就应该出现在战场的前线,去斩将立功,去浴血沙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