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有人却当它没有发生过;有些事情没有发生过,有人却当它发生过。历史上有些人,一辈子没有当过皇帝,死后却能捞个皇帝的名分;有些人当了一段时间皇帝,历史却不承认他们。说起西汉的第三任皇帝,许多人会毫不犹豫说出汉文帝。其实汉文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任皇帝,在汉文帝和汉惠帝中间,汉朝还有两位不被承认的小皇帝。
后世许多人认为汉惠帝并没有儿子,其实这是误解。汉惠帝有儿子,只过不过汉惠帝和张皇后没有儿子。汉惠帝和张皇后是亲舅舅和亲外甥女的关系,他们两个不可能有爱情,而且张皇后嫁给汉惠帝的时候大概只有12岁左右。汉惠帝和张皇后一直没有同房,张皇后至死都是处子之身。吕后让张皇后嫁给汉惠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张皇后生下皇孙,将来立为太子。
由于张皇后迟迟生不出儿子,于是吕后就找了汉惠帝的一个宠妃借鸡生蛋。吕后对外谎称张皇后怀孕,待宠妃降下皇子之后,便杀死宠妃谎称皇子为张皇后所生。这个皇子便是汉惠帝的皇长子刘恭。
此外,汉惠帝还有五个儿子,分别为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后加封为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加封为淮阳王)。
汉惠帝死后,皇长子刘恭即位称帝,史称之为前少帝。前少帝当皇帝的时候,年龄非常小,据推算应该在5岁以内。由于皇帝年龄太别小,便由吕后临朝称制。小皇帝长大以后,逐渐知道了吕后杀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事情。小皇帝毕竟还是年龄太小,没有多少心机,刘恭愤怒地说:
“皇太后怎么能杀死了我的母亲,让我当皇后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不能把她怎么样,等我长大了以后,一定会为我的母亲报仇。”
吕后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这个小皇帝不能再留了,留着以后肯定是个祸患。所以吕后先是废掉刘恭,对外宣称刘恭生病,然后将其关到了永巷。不久刘恭死于永巷之中。吕后幽杀前少帝之后,又立常山王刘弘为帝,史称之为后少帝。史称:
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
吕后废杀前少帝时,功臣集团不敢有任何异议,他们只能说:
“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群臣顿首奉诏。”
前少帝也好,后少帝也罢,都不过是吕后的掌中玩物,只要吕后愿意随时可以废立,也随时可以杀害。从这点看,吕后比刘邦要厉害很多。刘邦想把两个皇子换换位置都不行,吕后把皇帝说换就换、说杀就杀。前少帝和后少帝一共在位8年,这8年一直都是吕后说的算,两个小皇帝连橡皮图章都算不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后去世以后,被压抑了15年的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联合起来扑灭了诸吕叛乱,把吕氏满门抄斩。后少帝刘弘是吕后所立,等于是吕氏集团的重要人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好小皇帝的问题,诛灭吕氏的合法性将会受到质疑;也有可能后患无穷,说不定小皇帝长大之后会清洗功臣。在这种情况下,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决定废黜小皇帝,重新拥立新君。
当时最合适的皇帝人选是齐王刘襄和淮南王刘长。刘襄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刘襄兄弟在诛灭诸吕中立功最大。刘襄首先举兵发难,揭开了铲平诸吕的序幕。刘章则在长安直接解决了吕产,后来又参与捕杀吕禄。整个诛灭诸吕过程中,如果说周勃居功第一,刘章绝对居功第二。刘章又支持刘襄,所以刘襄最有资格当皇帝。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子,也是非常勇敢的一个儿子,由他继承皇位也理所当然。
但是最后功臣集团排除了刘襄和刘长。原因非常简单,刘襄和刘章太厉害了,厉害得让功臣们害怕。功臣集团给出的理由是齐王刘襄的外戚太过强大,防止再一次出现了类似于吕氏专权。功臣用这么一个清新脱俗的理由把齐王一支排除在外。功臣们排除刘长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刘长是吕后养大的,和吕后的关系太过密切。刘长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功臣也怕镇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