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早期的迁都纠葛,这背后到底是什么考虑?

2020-10-06 13:41:14 作者: 明朝早期的迁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他选择了定都南京。然而朱元璋其实是非常纠结的,他不太喜欢这里。

朱元璋起义后,一直在南方活动,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府,改名为应天府。在当时的环境中,有了南京这个根据地,使得朱元璋可以傲视群雄。但是在拿下了全国政权后,就不一样了,选择也多了。

而南京的确有着不可控制的“硬伤”。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的确偏安一隅,不利于对全国的 统治。当地的宫殿是填湖而建的,地基不稳,下陷严重。朱元璋对此十分不满,意欲另觅新都。

朱元璋曾考虑过迁都,而首选就是开封、西安和凤阳等几处。

为此,朱元璋还亲自到开封考察了一番。可惜,在经历了连年战乱之后,开封已经是一派凋敝,而且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所以朱元璋只能放弃开封这个选项。

随后朱元璋又计划迁都凤阳,迁都老家这件事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刘基也曾向朱元璋建言:凤阳是帝乡而非帝都,只是朱元璋才不管这些。他的心里实在是按捺不住那种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的想法。

其实刘基也去过凤阳考察,这个地方确实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个小地方的风水根本撑不住一个大王朝,如果在这里定都的话,大明王朝的前途实在堪忧。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叫停在建的工程,继续对曾经做过都城的西安考察,这次可是太子朱标亲自的。可是迁都的想法还没具体计划出来,朱标就病逝了。折腾了这么久,不仅没有结果,反而还得为接班人发愁,所以朱元璋力不从心,也不再考虑这个事了。

本来这一切也就过去了,但是朱允炆刚刚做皇帝,自己的叔叔却造反了,结果还成功了。

朱棣登基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迁都计划。

朱棣的根基在北方,在朱元璋时期,朱棣的藩地在北平,所以朱棣是不喜欢南京的。况且朱棣王朝的重心仍然是在蒙古,朱棣回到北平也是情有可原,至少亲征的时候方便些。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有人说是朱高炽在南京生活,对此地有感情,这个就有点牵强了,要知道朱高炽出生在北平,长在北平,这里才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故乡,对这里的感情还不如南京,有点说不过去。

只不过朱高炽不再是朱棣那样的雄才大帝,他也没有打算长期与蒙古作战,也不会像朱棣五次亲征那样。所以天子守国门在朱高炽这里已经不合适了。

当然了,很多大臣确实很小就在南京生活,习惯那里,这是实在话,相比之下,南京的气候的确比北平要舒适一些。

但是朱高炽在位时间太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做这件事。然而继位的明宣宗放弃了这个计划,开始重点发展经济,休养生息。如此费时费力的迁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直到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了北平作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明朝的都城才定下来,不过南京仍然有一套班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京制度。这套班子基本上都是闲置状态,直到崇祯上吊死后,南明才再次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