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情终到余意不穷:唐代诗歌的意象经历了怎样的斗转变迁?

2020-10-07 16:08:23 作者: 言尽情终到余

唐代诗作在表情达意以及用景用象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形态,在儒家的思想文化中,“仁”是一种大爱,“飘逸”的文化内涵就是道家的“游”,佛教讲“顿悟”,当时很多诗作都极富禅味

“沉郁”的文化内涵是“仁”,其表现的是仁者对人世沧桑及人间疾苦的深刻体验与同情。唐代“诗圣”杜甫的很多诗歌作品都体现了儒家文化“仁”这一核心思想。

《新安吏》一诗是杜甫从洛阳赶回华州途中创作的。诗人亲眼见到官吏们的横行,百姓所受的苦难,以及爱国将士们种种可悲可泣的事迹,由此百感焦急,忧虑丛生,出于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担忧,遂而写下这首杰作。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愕。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描述了白发老者的被迫入伍,妻子儿女的生离死别,父子兄弟的纷纷战死的悲惨景象。

从杜甫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仁”就是代表了儒家“沉郁”的文化内涵。儒家哲学可以称作是情感哲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样的情感哲学就是“仁”。

在儒家的思想文化中,“仁”是一种大爱,是人类普遍所共有的关怀之情、同情之心;从爱物命,进而爱天下苍生;从爱自然界,进而爱整个宇宙,这种人类的大爱之情渗透到杜甫的全部作品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就是儒家的“沉郁”

“飘逸”的文化内涵就是道家的“游”。其精神境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精神的自由超脱;其二是指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在唐代诗仙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处处能够体现出具有道家“游”的文化内的审美意象大风格。“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君不见,黄河之水夭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诗歌呈现出一种自由与超脱的意象世界。

佛教讲“顿悟”。这里的“悟”是形而上的,它是指对宇宙、自然、生命的体会与领悟。而当这种领悟与体验出现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内心的愉悦,即是“禅悦”。象征“空灵”的意象风格就是这种“禅悦”的写实。

诗人王维的诗歌中处处体现着“空灵”的审美意象风格。其很多诗作都极富禅味。如写宁静清远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个夜静山空的意象世界。人的心只有在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桂花的飘落,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春天的山谷中满是空寂。明月从山谷中升起,山鸟受到惊动,在山涧中时而会发出鸣叫在这样“空”的寂静中,使人从“鸟鸣”的瞬间领悟到山中永恒的空寂。

在唐诗意象的欣赏过程中,诗歌欣赏者逐步进入审美状态,它强调主体与局部的完整关系,强调知觉特性在于“现象性”和“表现性”,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有其裨益的

意象是审美的重要标准。就唐诗来说,对唐诗意象的分析与欣赏可以使人们得到很多有关审美理论的启示,唐诗呈现出的意象注重意与象的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美的本体是中国传统美学赋予意象最基本的规定。

在唐诗意象的欣赏过程中,诗歌欣赏者逐步进入审美状态,对诗歌意象蕴藏的真实含义进行探讨、研究。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具有诗歌欣赏者的本性色彩的想象世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是诗人和诗歌欣赏者一起创造出来的。

欣赏者结合个体差异性所建立各自意象世界的过程,是欣赏者实现了对自我确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诗歌欣赏者对世界、自然乃至宇宙的源源不断地进行着沉思与感悟,其人格逐渐得到升华,最终使精神世界达到一种高度自由的状态,进而获得终极性意义。

唐诗的意象同样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就艺术创作的理念来看,知觉的完整性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它强调主体与局部的完整关系,强调知觉特性在于“现象性”和“表现性”,其中反映着主体对知觉对象所特有情感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