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杜甫

2020-10-07 22:30:16 作者: 「寒露」秋兴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内部军阀割据,外部又不停地遭到异族侵扰,内忧外患,战乱不休,举国上下,风雨飘摇。这不也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吗?我们之前总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江间波浪、塞上风云除了是巫山巫峡,除了是大唐王朝,还是什么?还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翻滚的波浪,正如诗人忧国忧民的思绪,匝地的阴云,正如诗人心中前途未卜的愁闷。把这两联诗放在一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高峡秋色,个人际遇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情感基调是那么萧瑟沉郁,但是,却又写得色彩浓烈、气势恢宏,真有史诗一样的气度。如此看来,老杜的心胸,该是何等的开阔而深沉啊。

前两联写景,都从大处落墨,到颈联,该写人了。怎么写呢?“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是从全景一下子转入细节了。“丛菊”呼应着“塞上”,塞上簇簇秋菊,烂漫开放。菊花和红叶,都是秋天的象征,而秋天正和日暮一样,是游子思家的时候。所谓“感时花溅泪”,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那为什么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呢?所谓“两开”,是指诗人离开成都,准备折返故园已有两年,秋菊也已两度开放;那什么又是“他日泪”呢?“他日”,在这里是向日、前日的意思。

此前一年,杜甫漂泊在云安,当时看到菊花,就曾落泪,没想到过了一年,他仍然滞留他乡,向日的思乡之泪,再次汩汩流淌,这不就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吗?丛菊两开,泪眼两开,一个“开”字,一语双关,诗人的一片乡愁,就这样化作泪水,洒在点点秋菊之中。顺着菊花,再往下看,江间一艘小船,系在岸边。孤舟象征着什么?象征着诗人回家的意志。当年,诗人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马上就要买舟东下,还幻想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到现在,三年过去了,诗人还漂泊在回家的路上,这是何等惨痛啊。但是,尽管一直回不了家,诗人却始终未曾放弃。那一叶扁舟,就是诗人的一颗故园之心。

这个故园在哪里?是指杜甫的老家河南巩县吗?其实并不是。它代指的是长安。那是唐朝的都城,是杜甫做官的地方,也是杜甫的精神归宿。杜甫晚年念兹在兹,一定要回到长安,这不仅是一颗故园之心,更是一颗忧国之心。岸系孤舟,心系故园,一个“系”字,还是一语双关,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写得含蓄蕴藉,一往情深,不仅给了这首诗一个主题,也奠定了整个《秋兴八首》的基调。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写情,而且落实到了故园之情上,那么,尾联怎么写呢?“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是把目光收回,回到脚下这片土地。日暮时分,秋意更浓。赶制冬衣的时节到了,夔州城里,家家拿刀拿尺,忙着剪裁寒衣,而远处的白帝城头,也传来一阵阵急促的捣衣声。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秋天本来就是思乡的季节,再加上天寒日暮,飞鸟投林,万众捣衣,更增加了羁旅他乡的漂泊之感。天要冷了,寒衣在哪里?一年要尽了,家乡又在哪里?深秋之际,高城之下,日暮之时,一片砧声,一片哀愁,无边无际,弥漫在巴山蜀水,也弥漫在诗人的心头。结得萧瑟悲凉,而又浑雄开阔,真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文选自:《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