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海上航行事件,经常被拿来与西方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探险作共同研究。而众所周知的是,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明朝在海外开拓任何殖民地,相比于西方探险者的掠夺、侵占,郑和下西洋看起来跟7次长途旅行似的,换来的东西有限。
不过,“郑和下西洋”当然不是旅行这么简单。郑和受命于明成祖朱棣,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船队开到印度洋、西太平洋,途径暹罗、苏门答、古里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边贸易一边扬大明声威,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印尼和马来西亚还保存着郑和庙,可见郑和船队的影响力之大。
有个问题很让人疑惑:郑和下西洋时,欧洲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旧时代还没过去,地理大发现时,欧洲的发展水平有限,探险者们很担心航船的安全性问题。
相比之下,郑和的船队实力要强劲得多,据《明史》以及《瀛涯胜览》等资料,郑和宝船有63艘,大号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性能良好,能经得住远洋风浪,为什么郑和没去建立殖民地,反而是那些西方探险者“后来居上”抢占了资源呢?
从大体上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点,中国古代的文化思维,与西方同时代是不一样的。中国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直到走向巅峰,这其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教会、教皇来威胁君主,君主权威至高无上,“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而这种君主权威,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维护了古代经济体制的稳定,维护了小农经济,盛世阶段,小老百姓虽然不如贵族有地位,但保障日常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辽阔的疆土,让古代的中国并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往外探索。
再加上汉、唐等帝国的强盛,久而久之,古人就产生了自认为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理念,郑和下西洋,目的绝对不像某些西方学者所声称的扩张“海权”,更大的可能是为明成祖摸清海外诸国的状况,使得“万国来朝”,扬大明声威,同时与海外诸国建立宗主和藩属的友好关系,简而言之就是搞外交,投入的还比人家返还的多。
而西方不一样,西方的教会权力一度凌驾于王权上,宗教势力强大,西方的战争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宗教色彩,简单点说就是,西方国家历史上的战争,不光要对手臣服,还要对手改变信仰,与古代中国实行的“奉宗主国为首”、众星拱月式臣服模式不同,文化的差别,也造就了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大航海的差别;
其二,当时的古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基础不一样。历史上,与游牧民族比,汉族建立的帝国扩张性没有那么强,大名鼎鼎的蒙古帝国,铁骑远至西亚、欧洲,但汉武帝、唐太宗等人帝国本就是“承前”,不需要整个抢过来,自然也就不需要像游牧民族、欧洲探险家们一样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所需的资本,拼命抢夺资源了。
汉武帝当年打败匈奴,扬眉吐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依靠稳定的农耕攒下了家底,同时又练出了可以与匈奴抗衡的骑兵,握住了两方面优势。所以明朝实施“海禁”,与清朝的逻辑大体相同,抓住稳定投资,放弃风险投资,在这种逻辑下,皇帝们派人出海可能是同外国搞好关系,可能是追求长生不老,可能是寻求奇珍异宝甚至祥瑞,就是不太可能整个打开国门。
而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到来源于资本主义新生,彼时的欧洲,并没有一个像明朝那样大一统的帝国,能够钳制住商人的脚步。为了找原材料、找贸易伙伴、开辟贸易路线,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发财,已经发财的人想守住财富,避免人来抢;而还没有发财的人,就想着如何开辟新路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