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3大阳谋,明知是火坑也得往下跳,诸葛亮来了也无解

2020-10-09 22:30:46 作者: 史上著名的3

谋者,策略、计谋的意思。我们常说的阴谋就是在暗地里计划做坏事,而阳谋和阴谋比,可就要高明多了。阳谋通常正大光明,却又随势而动,随势而发。甚至你明知道是火坑也不得不往里面跳,比如今天要说这3大历史著名的阳谋,就算是诸葛亮来了也无解。

围魏救赵

在《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是其中的第二计,而这个计谋的由来,是在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固守,一面派出使者向盟国齐国求援。齐威王于是任命了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原本就和魏国领将庞涓有过节,他的膝盖就是受到庞涓陷害挖掘的,这一次他要好好的报复回来。于是孙膑便向主将田忌献计说:“此时魏国的精锐正围赵都,内部必然空虚,我们只需要出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必然撤围,其后我们在交通要道伏击他们,必大胜。”

庞涓和孙膑是师兄弟,又怎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呢?可是魏国国都他必须要救,那么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他也不得不驰兵回援。否者魏国国都被攻下,他和手下的几十万战士那就真成丧家之犬了。最后果不其然,在桂陵被设伏的孙膑大败,邯郸之围也便彻底的解开了。

推恩令

所谓的推恩令,就是汉武帝为了巩固皇权,而颁布的一项政令。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开始,如何限制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便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个问题最终在汉武帝手中解决了。

汉武帝下令,诸侯王要将自己的封地,要均分给自己的子弟。原本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的土地,现如今都能够继承,自然拥护的人多反对的人少了。最终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王分成了侯,侯分成了仕,对于朝廷的威胁自然也大大的下降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说到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侯的人,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曹操。其实是有三个人,第一个是董卓,第二个是凉州军阀李傕,第三个才是曹操。那么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呢?因为前两个人的手段都太野蛮了。

董卓就不用说了,天子都被他废了几个。而李傕的表现也差不多,所以他们都被群起而攻之。而在正史上,曹操提出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至少他打的旗号是这样。毕竟这才是正义的旗号,谁反对这个旗号,那谁就是“不臣”。

当时的汉朝还没有用完全的灭亡,虽然诸侯割据,但大多数都是师出无名。曹操手中奉着天子,然后又给自己封一个丞相,他代表的就是正统。然后再以皇室的名义,招纳心中向往着报效朝廷的名士,这些人臣服于朝廷的同时就是臣服于自己,曹操能聚天下英才于麾下,此举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而那些割据的军阀们,早便恨的牙痒痒却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