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 |“尚法”之风下的书法理论丰碑

2020-10-10 13:43:37 作者: 书谱 |“尚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初唐时期,因对前代基本政治体制的沿袭,书法风格也笼罩在魏晋以来的风气影响下,审美标准以王书至上,“崇王,法右,重晋”乃这一时期书界之风尚,商未形成自己的时代风格。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崇尚优美型审美价值观,极力推崇王羲之的历史地位,展现出这一时代以妍媚为主的书法艺术风格,而这种以魏晋书法蝉蜕出来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为之后唐代书法的繁荣和“尚法”书风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勿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是以右军之书,未平为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体现了中日古代传统思想中“中和”的审美理念.而这一理念,也在唐代书法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和怀素,二人均草书,其中张旭人称“草圣”。其书法风格以“狂”为特色。但他们的狂却不乱法度,而是在熟练掌握技法的基础上达到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体现了规范度和情感兴致的完美融合,也正是中庸思想中“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思想的时代体现。

而在晚唐王代,书法艺术对“尚法”的追求减弱,在风格上开始注重意境和韵味.开始不拘成法,适性自然,显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点,体现出一种平和的意境,这一时期的书法沉寂平静,是对整个唐代书法的总结和反思,也为宋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艺术的借鉴和滋养。

盛唐文化,以其恢弘的气象,博大精深的内涵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代表,而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近代以后的又一高峰,以将“尚法”书风推向极端工整的完美境界,揭开了我国书法艺术最为辉煌灿烂的篇章,正如张光实先生在《中华书法史》中所言:“隋唐三百余年,在中日书法史上为一极重要时期。上承汉魏六朝,书法艺术的发展,到隋及唐初,达于顶峰状态,下启宋元明清,千数百年众多的书家,莫不取法唐人,其杰出者天经此而反往魏晋,以成为一代名家”而在其作品中记载下的古老历史,表达粗大真挚情感,及艺术家们用锐利的眼睛所记录下的社会善恶美丑,都凝结成为深刻的时代思想,扣击每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纵使历史远去,人逝不归,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好精神与高贵品质,终将跨越个体与时间的局限,成为美学时空中最璀璨,最闪耀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