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诸葛亮称为的偶像的管仲和乐毅到底有多牛?

2020-10-11 10:33:40 作者: 被诸葛亮称为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看过《三国志》的人应该都知道,诸葛亮在跟随刘备以前,会经常用管仲、乐毅两个人比较自己,那是就有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在说大大话,高看了自己,但是当时有一些了解诸葛亮才能的人知道他不是在吹牛。

诸葛亮

历史上的管仲和乐毅到底有怎样的才能,让如此清高的诸葛亮也会对他们这么欣赏。

首先来介绍一下管仲:管仲出生齐庄公五十六年(约公元前723年),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朝王室是同宗。也算是皇亲国戚,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但是后来家道中衰,年轻的时候的管仲家里非常困难。迫于生活压力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过生意,最后生意失败,商人在当时来说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职业,身份是比较低贱的。他还当过,却做了几次临阵脱逃的逃兵,后来又想当官,但是却没能成功。他还去过很多国家,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增长了不少世面,因而累积了大量的社会经验。

管仲

丰富的社会经历,使管仲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名声,能够使其成为齐国的公子纠的谋士。后随着公子纠的失败而沦为阶下囚。又因鲍叔牙的大力举荐,齐桓公弃一箭之仇,重用管仲,任其为相,管理国事。由此可见,齐桓公对管仲有知遇之恩,从报恩的角度讲,管仲辅佐齐桓公是必须的。齐桓公在位的时期,齐国是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有着号令诸侯的能力。

政治上,提出“尊王攘夷”,尊奉周天子,占据诸侯大义;抵抗外族入侵,占据民族大义。葵丘会盟时,齐桓公已经是事实上的诸侯霸主,周天子因齐桓公年事已高,让其不必跪拜,齐桓公想遵王命,管仲劝他“周天子虽然谦卑,臣子可不能不守礼节”。于是齐桓公按礼跪拜,令众诸侯无不叹服。

春秋时期地图

军事上,管仲操练军队,先后灭掉谭、遂两国,又令鲁、宋、陈、蔡、卫等国先后臣服,随后又帮助燕国打败外族山戎,帮助邢国和卫国打败狄人,风头一时无两。

管仲说“仓廪(lin)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首先推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视货物流通,兴建水利,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使齐国和齐国国民很快富足起来。正是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被称为“齐桓公称霸的总设计师”,管仲也被后世尊称为“华夏第一相”。

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年轻时候的乐毅混迹于赵国和魏国之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他听说燕国被齐国战败,燕昭王非常痛恨齐国,他感觉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到了。于是假借出使之名,乐毅来到燕国,深受燕昭王喜爱,就留在了燕国担任亚卿,后来又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乐毅

经过乐毅和燕昭王几十年的治理,燕国也终于从一个弱小的国家摇身一变为强国。此时,齐国仍然强于燕国,燕昭王想要出兵伐齐,乐毅提出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攻打齐国的策略,并亲自实施。

公元前284年,燕国挑头联合起了赵、魏、韩、秦,五国合纵伐齐,乐毅为上将军,赵国还把相印发给了他,联军和齐国在济水以西大战一场,齐国本身就准备得不够充分,加上主将离心,临阵而逃,齐军惨败,齐湣王逃回国都临淄,史称济西之战。

齐军主力被打败,为了使燕国利益最大化,乐毅想办法遣散其它四国的军队,独留燕军深入齐境。在燕军深入齐境之前,燕国是有不同的声音的,与其花巨大的代价灭齐,不如蚕食一些齐国边境之地,先逐步壮大自己。齐国虽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国想要一口吃掉它,怕是没那么大的消化动力,何况其它诸侯国虎视眈眈,焉知不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是燕昭王仍然准许乐毅继续深入追击,攻占齐国国土,一方面是报齐国差点灭燕之仇,另一方面是太想借此机会使燕国国力整体上升一个层次。齐都临淄被燕军占领,大量财宝被运回燕国,燕昭王亲自劳军,乐毅获封昌国君。乐毅率领部队一路追击,一直杀到临淄城下,连下七十余城,尽归燕国所有。齐国仅剩下莒和即墨二城,几乎名存实亡了,反观燕国的实力却盛极一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