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何连续三位皇帝都搞“禅让”,皇位这么不受欢迎吗

2020-10-12 12:50:59 作者: 南宋为何连续

上图_ 宋孝宗赵昚《池上诗团扇》

上图_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

二、孝宗禅让

如果说南宋还有明君的话,那么这个赵昚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了。他在即位以后,为岳飞平反,积极任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恢复中原。在内政上也颇有作为,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打击贪腐;在民生领域则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使得百姓能够富庶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对他的评价甚高,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赵昚当然是一位积极有为的皇帝,在任期间发起了“隆兴北伐”,可惜功败垂成。其实个中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批老将的离世,这时已经几无可用之将,因此失败在所难免。难怪乎后人总结道:“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失败后,赵昚逐渐转向内政,不再向外用兵,不过这时期的国内经济还是达到了一个非常繁荣的水平。

1187年,赵构驾崩。闻讯后,孝宗泣不成声,连续两天未能进食。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表示要服丧三年,在此期间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两年后禅位于赵惇,是为宋光宗。1194年,赵昚驾崩,终年六十八岁。

上图_ 宋光宗赵惇《五言联团扇》

上图_ 赵惇(1147年—1200年9月),即宋光宗

三、光宗禅让

说起这个光宗皇帝,一生可谓是乏善可陈,几无可称之事。他在位五年,终年54岁,几乎没有干过什么大事。

说起这个赵惇,也真是可怜,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时好时坏。而更悲惨的是他有一个不安分的皇后李凤娘。这个李后可不是什么善茬,生性嫉妒不说,还十分热衷于权力。因此赵惇病重,可以说是正中其下怀,如此自己便能干预政事了。于是,她极力为娘家捞好处,将很多人都封为王,大有当年吕后的风范,但是她可没有吕后那样的权谋,顶多是个私欲过盛的女人而已。

由于光宗生性懦弱,加上李后的欺凌使得光宗整日郁郁寡欢,病情越发的重了许多,逐渐变得疯癫起来,开始滥杀无辜,以至于群臣人人自危,再也无法忍受此种局面。

绍熙五年(1194)七月,大臣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但是,这件事,光宗显然是被蒙在鼓里的,因此他极不愿意搬入太上皇所住的寝宫。但无可奈何,木已成舟。

此后,光宗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庆元六年(1200),光宗驾崩,享年54岁,这对于他或是一种解脱吧,因为此后的南宋王朝权相弄权,江河日下。

上图_ 南宋版图

我们回过头来看南宋的这种禅让现象,有的是为了甩锅而禅让,有的是因为劳累而禅让,有的是被迫而禅让。

不管怎么说,禅让在南宋不是一个个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正是南宋这个朝代的独特气质。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宋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禅让#皇帝#宋高宗收藏

提起“内禅”,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南宋。

当然,其他朝代也不乏这种例子,如李渊让位于李世民,乾隆让位于嘉庆等等。但是,这些都是个案,最为典型的还是南宋,能够成为一种现象,一种政治文化。如在南宋时期,皇帝特别喜欢搞禅让,出现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内禅”的事件。

上图_ 宋徽宗书法

上图_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其实,我们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宋徽宗时期,就会发现,这时候已经出现这个苗头了。如我们所熟悉的靖康之难,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钦宗。面对来势汹汹的金人,宋徽宗胆怵了,为了不当亡国之君,便将帝位提早传于儿子宋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