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休耕丨农民是土地“主人”,粗放型农耕为何在西欧长期存续?

2020-10-12 20:07:49 作者: 因地休耕丨农

引言

谈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或者社会,那就避不开谈论其自然环境和历史。自然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民族特性、经济导向等特征,而历史则会娓娓道来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了解一国历史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最快也是最准确的路径。谈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耕作制度自然也离不开其自然环境和历史,西欧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复杂导致了农耕制度的特征,日耳曼人后来居上的历史风韵也揭示了西欧的农业特点。

一、中世纪西欧的农耕制度主要以土地休耕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粗放型经营

l 土地休耕制度

农业依靠的是土地产出的作物,因此农业最为依赖的首先就是土壤条件,而土壤条件的形成则是大自然数万年的产物,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于土壤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而庄稼在种到田地之后,除了人为的细心看顾,还得仰仗风调雨顺,因此农民们一般都戏称自己是看天吃饭,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的优越条件对于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同样农业制度的形成也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比如在北部地区的芬兰,因为气候的寒冷,作物在冬季不容易生长,因此一般农业都是采用两圃制,即一块土地每耕种一年就需要休耕一年来保持土壤的肥力,在休耕期间就会从事畜牧业,在土地上放牧牲畜。

而在温带海洋气候影响的英国、法国等国家,气候温和,气温较高,一般就会采用三圃制。三圃制,指的是人们会把一块土地分为三块,一块种植春季作物,一块种植冬季作物,另一块则处于休耕期间,三块耕地轮流交换,同样也是为了让土壤保持肥力。

休耕期的作用十分之大,不仅仅是让土地留有一丝喘息的空间,也是为了增强土壤肥力。因为一般在休耕期,土地上会杂草丛生,这时就能用来放牧,而牲畜在吃草时会排泄废物,这些废物在经历了生态系统循环后会成为土壤中缺少的养分,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这样在土壤的肥力有了保障之后,土地上作物的产量才能够保持。这是人们受到自然环境制约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也需要遵照自然规律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

l 粗放型经营特征

虽然中世纪西欧的农业耕种具有许多特征,但是粗放型经营是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表现在西欧人在近八百年里一直保持着土地休耕制度,一直保持着农牧结合的耕种模式。

直到十三世纪时,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提高,于是人类人口出现大幅增长,面对这种增长,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人们开始大面积的拓荒,农耕制度开始从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营模式。

二、中世纪西欧农耕的形式为农牧结合,农耕作物主要为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农民还需要对土地进行管理,充当着土地“主人”这一角色

l 农牧结合的农耕形式

中世纪西欧农耕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农牧结合,即在土地耕种期种植作物,在休耕期农民放牧牲畜。这种农耕形式同时也塑造了西欧民族的饮食习惯,他们的日常饮食不仅仅包括各种粮食,还包括各种乳制品和肉制品。

这种农耕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同时也是能够保存土地的肥力,是一箭双雕的做法。这种农耕形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西欧国家农村还保留有部分习俗,因为这是一种十分科学、可持续的农耕形式。

在中世纪大部分农民普遍采用农牧结合,但是到了十三世纪,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如上文所说,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原先的耕地已经不足以维持当时的粮食消费量,因此大批的农民开拓荒地,围湖造田等,虽然在短期内制造出了大量的耕地,但是畜牧的草场大幅减少,畜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大幅下降,这就造成了土地休耕期的消失,土地失去了修整的时间,土壤肥力大幅下降,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也一度下跌至原来的一半。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