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坑是指古代高等级墓葬用于埋葬陪葬用马车的陪葬坑。包括车坑、马坑、车马合葬坑三种。流行于商周至秦汉时期。车马坑一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位于墓葬附近,按照墓葬等级的高低,在坑内放置数量不等的陪葬用马车和马匹,也有发现殉葬车夫的。早期多用真车、真马,后来逐步用模型明器替代,或者用车轮等马车构件代替马车。
滕州大韩墓地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东约200米处,为枣庄市文物保护单位。因遭盗掘,2017年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其开展了三期考古发掘工作。通过三期发掘,基本将整个墓地完全揭露,共清理各类墓葬二百余座。
其中大中型墓葬48座,时代从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晚期,出土铜、陶、玉、石、骨等各类器物三千余件。2019年底,经勘探发现,在墓地东侧有车马坑两座。2020年度春季开始对其进行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两座车马坑均呈长方形,南北向分布。北马坑(MK1)长约25.4米,宽约3.5米,偏北部被一战国晚期灰坑(H15)打破。其内残存完整马车7架,残车2架,根据尺寸推测,该坑原有马车9-10架。除两架车未葬马外,其余每车均有两马。每架车尺寸结构等都不尽相同,当代表了不同的使用功能。部分马车带有完整的车衡、轭等构件组合。南马坑(MK2)长约8.5米,宽约3.4米。
其内有马车三架,均保存较好,除最北一架无马外,其余两车均有两马。三架马车尺寸均较大,部分带有长方形伞盖,可能为辎车。根据马车结构和构件等分析,两马坑时代均约战国中晚期。
两马坑的发现对大韩墓地结构、性质等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推动对该地区古国社会经济等状况的深入研究。同时,发现的十余架马车形态各异、结构不一,为战国马车形制研究提供了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