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郁达夫著作版本遗存

2020-10-14 00:05:18 作者: 徐俊:郁达夫

郁达夫于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学,次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一样,郁达夫后来也是弃医从文。1921年6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成立大会在郁达夫的寓所召开,会议决定出版社刊——《创造》季刊。《创造》季刊是创造社所有刊物中比较有分量的一种,郁达夫担任创刊号的主编,于1922年3月15日发行。此后,郁达夫还编辑过《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

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了郁达夫的处女集——《沉沦》,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泰东图书局出版的《创造社丛书》的第三种,前两种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和朱谦之的论著《革命哲学》。小说集《沉沦》收《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3个短篇,并附歌德的诗作《迷娘的歌》译文。《沉沦》一出版即引起轰动,但作者本人似乎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他在7月30日的《自序》中写道:“我的三篇小说,都不是强有力的表现。自家做好之后,也不愿再读一过。所以这本书的批评如何,我是不顾着的。”

过了整整两年,1923年10月,泰东图书局才出版了郁达夫的第二部集子——小说散文《茑萝集》(创造社《辛夷小丛书》之三),而且也只收了3篇作品——《血泪》《茑萝行》《还乡记》。此后的两年,郁达夫又是没有一部集子问世,给人的印象是他似乎对于汇文结集兴趣不大。1926年,郁达夫终于出版了3部新集,但都是有关文艺理论的,而且除了《文艺论集》之外,其余的两部——《小说论》《戏剧论》——都是专著。然而到了1927年,这种局面就彻底改变了。

1927年,郁达夫不仅有多部创作新集问世,而且竟然是打着“全集”的旗号。为自己编辑全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第一人!他在全集的《自序》中这样解释:“在未死之前,出什么全集,说来原有点可笑,但是自家却觉得是应该把过去的生活结一个总账的时候了。……自家的作品,自家没有一篇是满意的。藏拙删烦,本来是有良心的艺术家的最上法门,可是老牛舔犊,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这全集里,又把我过去的作品全部收起来了。”《达夫全集》共七卷,1927-1933年间先后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开明书店、现代书局、北新书局出版:

第一卷《寒灰集》,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6月初版,收文11篇:《茫茫夜》《秋柳》《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零余者》《十一月初三》《小春天气》《薄奠》《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烟影》《一个人在途上》。

第二卷《鸡肋集》,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10月初版,收文8篇:《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胃病》《血泪》《茑萝行》《还乡记》《还乡后记》。

第三卷《过去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11月初版,收文18篇:《过去》《清冷的午后》《风铃》《中途》《孤独》《怀乡病者》《青烟》《秋河》《落日》《离散之前》《海上通信》《一封信》《北国的微音》《给沫若》《寒宵》《街灯》《祈愿》《南行杂记》。

第四卷《奇零集》,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3月初版,收文30篇:《谁是我们的同伴者》《乡村里的阶级》《农民文艺的提倡》《农民文艺的实质》《在方向转换的途中》《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公开状答日本山口君》《〈创造日〉宣言》《〈民众〉发刊词》《历史小说论》《小说的技巧问题》《电影与文艺》《杂评曼殊的作品》《兰生弟的日记》《〈鸭绿江上〉读后感》《日记文学》《给〈世界日报〉副刊的编者》《立秋之夜》《艺术家的午睡》《牢骚四种》《骸骨迷恋者的独语》《送仿吾的行》《苏州烟雨记》《人妖》《考试前后》《一女侍》《马尔戴及她的钟》《春天的离别》《爱的开脱》《初次的播种》(最后5篇为译文)。

第五卷《敝帚集》,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4月初版,收文三辑,A辑《人物和书》6篇,B辑《艺术杂论》4篇,C辑《书序批评及翻译》7篇,共17篇。

第六卷《薇蕨集》,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初版,收文9篇:《二诗人》《故事》《逃走》《纸币的跳跃》《在寒风里》《灯蛾埋葬之夜》《感伤的行旅》《杨梅烧酒》《十三夜》。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