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为什么被称为“圣城”

2020-10-14 02:25:45 作者: 耶路撒冷为什

上图_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

公元33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海伦娜巡游至耶路撒冷,在耶酥墓地建立了圣墓教堂。如今,步入耶路撒冷的狮子门,遍布着当年耶酥被捕、受审、跌倒、受难、安葬和复活的14处遗迹,基督徒将这条路称之为“苦路”。

在耶路撒冷,很多遗迹对应着《圣经》中提及的人名、事件和地点,令基督徒心潮澎湃。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苦路是基督徒朝圣的首选目标。每年有不少基督徒身背十字架,重走苦路,体验耶酥传递福音的苦心。众多圣迹的出现,使“圣城”的形象更加真实和形象,对三大宗教的传播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图_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

“圣城”之战

犹太教经典《塔木德》赞颂:“在上帝赐予的十份美丽中,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他地方。”其实,耶路撒冷有美丽,还有苦难。据文献统计,纵观耶路撒冷的建城史,遭遇围城50多次,被征服36次,被夷为平地18次,战争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公元前6世纪至20世纪初,迦南人、埃及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犹太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马穆鲁克人、奥斯曼人和英国人等军队,先后占领过耶路撒冷。公元1096年,正值中国北宋时期,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历时近200年,发动九次东征,建立了耶路撒冷王朝。该城进入了战争、焚毁,重建、复苏的恶性循环。

上图_ 二战 受迫害的犹太人

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上,坐落着大屠杀纪念馆。整个建筑呈三角形,嵌入山中。“名馆”是纪念馆的核心部分。二战中,有600万名犹太人遭德国纳粹屠杀,这些遇难者的姓名镌刻在椎形屋顶,有些姓名还配有照片和档案。馆内幽暗压抑,气氛凝重,透露出犹太人在二战中遭受的深重苦难。

1947年11月,在英国的提议下,联合国作出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两个国家的181号决议,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托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敌视下成立。从立国之初到1973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进行了五次战争,都笑到了最后。1980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国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也不甘示弱,于1988年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经过千年纷争,“圣城”的特殊价值,使它依然笼罩战争的阴云之下。

上图_ 标注处为 耶路撒冷 位置所在

耶路撒冷在命运女神的手中,织了一个难分难解的结。三大宗教均视其为圣物,拒绝他人染指,这样助长了各方的觊觎之心。有政治评论家指出:“当今世界政治的中心在中东,中东问题的核心在阿以,而阿以冲突的焦点则是这座城市——耶路撒冷。”这番话道出了“圣城”的纠结和悲歌。

作者:

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

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王秀缎《圣城耶路撒冷》

【2】谢让志《圣城耶路撒冷》

【3】李琴《美丽忧伤的圣城——耶路撒冷》

【4】秦海波《为何而战?——圣城风雨录》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