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说世人皆看错了他,到底看错了啥?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2020-10-16 16:09:41 作者: 曹操曾说世人

曹操曾说世人皆看错了自己,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世人对曹操的看法是乱世枭雄,是一个奸诈阴险之人。试想曹操所处时代,“奸诈”只是为了生存,甚至为了社稷,而曹操本性并非如此,故而曹操自己有此一说。

一、诡谲变幻的三国时代

大汉朝时期,光武帝刘秀自西汉以后,建立东汉政权,他励精图治,扫平关东,平复陇西,平定了王莽篡汉,一度出现了“光武中兴”局面。但自刘秀以后,汉代皇帝每况愈下,尤其是孝灵帝,更是荒淫无道,汉代政权摇摇欲坠,各种势力此消彼长、搅乱时局。我们的主角曹操,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从幕后走向台前。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是诸侯纷争的乱世。时势造就各路人马风起云涌,都想在各自的征战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大有瓜分汉室的气象。在这种情况下,汉朝江山就是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浮萍,任由风吹雨打而难以自救。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到了无法抑制、无力回天的时刻,各方势力都在自保既得利益,所以要在这个时代拥有立锥之地那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倘有能想到汉室复兴者,岂不是君子、仁义之人吗。

二、曹操表示“奸诈”之锅咱不背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曹操在三国时代自始至终确实拥戴汉室(始终没有替代汉室),而且一直守护者汉家江山仅存的利益,在这点上,他得度把握得极好。

那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还能说曹操是奸诈诡谲之人吗,他充其量为了讨生活、为了那个时代不被踩踏,而不得不逼着自己做出辛辣手段之事,这是那个时代的本能反映,他可以算是一代枭雄,不论是文韬武略还是家国情怀。

至于奸诈这个黑锅,我觉得曹操不能背。咱们来细说一下他的行事,来猜猜他当时的心思。从董卓贼入汉室以来,曹操自始至终忧心忡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和王允等人协商讨贼大计,身为汉臣的他们,阶级立场完全一样。甚至曹操还只身拿着王司徒的匕首,伺机行刺董卓,这等勇气和胆识,却是其他一些汉臣难以企及的。相对于当时的官二代袁绍或者是皇室宗亲刘备,曹操在没有后台支撑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凌然,让人肃敬。至于史书或影视剧里很多浓重笔墨都给了刘备,主要是因为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忠”,也是为了烘托刘备的仁义道德。

再看看曹操在三分天下时期的表现。他力主统一中原的初衷是为了光复汉室,这一点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南有刘备,东有孙权,曹操在身背“黑锅”的情况下,难以洗白。为求自保只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时代的烙印,这是夹缝中的生存法则。所以不管世人怎么看我,“我仍然是我”,这是曹操的内心独白。

三、世人是看错了曹操还是脱离了时代

星爷有句打油诗: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本文这个问题里,我觉得可以替曹操改为:别人黑我是奸雄,众口悠悠实难堵。

曹操的奸诈是时代造就的,也是政治的需要和迫使,所以我们要给曹操定性,就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把曹操从三国中剥离出来。退一步说,如果曹操想称帝,或者真的想把汉室推翻,在当时是分分钟的事情,但他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

年轻时的曹操就曾想过,回身百年之后,墓碑上能写上“故征西将军”就死而无憾了。所以平心而论,曹操的奸诈不是与生俱来、娘胎自带的,而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与写照,所以不能戴上有色眼睛去放大某些行为或言语,将曹操钉在不仁不义、奸诈狠毒的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