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戍法:宋神宗时由于种种弊端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放弃

2020-10-20 16:03:59 作者: 更戍法:宋神

宋朝作为中国封建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但是在军事制度的建设方面,却呈现出非常混乱的情况。尤其是宋太祖赵匡胤本身便是借助兵权登上皇位,因此,他对于兵权以武将是非常谨慎的。

为了进一步解决朝政中容易出现拥兵自重的问题,宋太祖赵匡胤提出了更戍法,但是这一军事措施失却已存在着极大问题。到了宋神宗时,由于种种弊端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放弃更戍法,采取新的军事制度。

在宋神宗支持下的王安石变法撤销了更戍法,采取新的方式解决国家军政问题,并由此应对新的发展。而为何要改革更戍法呢?不得不说,因为时局的不同,更戍法导致了冗兵,自然是要改的。

一、 宋朝早期形势的要求,更戍法适合刚刚建立的政权

(1) 宋太祖对于武将的防范与限制,更戍法尤其适合皇权手段

公元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通过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取了后周的政权。但是深知兵权重要性的他在经历十数年的东征西讨以后,逐渐完善了相关的军事制度,建立了北宋王朝。

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便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各将领的兵权收归自己的手中。可即便是这样,这一时候的宋太祖对于武将依旧不信任;无论何时他都非常害怕,再次出现自己当初陈桥兵变一样的事情。

为了解决自己内心的恐惧,宋太祖赵匡胤培养了新的文官势力,以此来限制武将的同时;更采取了新的方式,让武将难以培养心腹、在军队中拥兵自重。

这一方式便是宋太祖开国以来便采取的更戍法,所谓更戍法,便是让朝廷的部队定期调换防区,实现轮值。这让将领对于手下士兵的掌控也仅限一时,无法通过长久的发展,将其变成自己的私兵、以此威胁皇权的统治。这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赵匡胤内心的恐惧。

初期的更戍法仅仅是为了配合赵匡胤收归兵权使用,但随着宋朝一切开始走上正轨,这时候的赵匡胤进一步将防范武将的措施发展到新的层次。为了满足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他在军事措施方面提出了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思想。

有了这一措施的发展,则让更戍法有了更好的平台,但此时的赵匡胤却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这一次认为聪明的方法?却在朝代传递的过程当中,给自己建立的政权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2)强干弱枝,守内需外导致军队力量下降、更戍法开始变味

赵匡胤本身便是拥有着强大兵权的地方将领,因此,他深知唐朝之所以会走上最后混乱的割据局面,很大一部分便是中央对于地方掌控权力的丧失。

为此,在征服其余的政权以后,赵匡胤便围绕着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方式,不断加强这中央的军事武装力量。他大肆抽调各地的精兵强将,充实自己直接命令的中央禁军,这就使得大部分边疆军队的力量遭到削弱。

当然,对于此时的北宋政局来说,远不是南宋时那样可以任人欺凌。因此,这样的方式并不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宋朝边疆势力发生或乱,以至于动摇社稷。

在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发展过程当中,宋太祖这一想法的最终目的便是想要通过营造出并将互不相识的局面,以此来防范再次出现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宋朝统一局面下的更戍法反而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此时已经是和平的年代里,但继续沿用更戍法会导致国家需要不断增加军政方面的财政支出;为此,让国家的财政长期处于紧张过程当中。此时的更戍法因为严重影响到宋朝军事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

二、 冗兵局面的出现,宋朝军队力量遭到极大削弱更戍法不得不改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