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中的抗美援朝·青年官兵对话剧中人①|《上甘岭》

2020-10-20 16:54:31 作者: 银幕中的抗美

一条大河波浪宽,家乡的那条河流,是每个人心中魂牵梦萦的存在,也是我们愿意用生命为之守护的存在。

给张忠发连长的一封信——

那年,在洋槐树下遇见张忠发

敬爱的张忠发连长:

刚巡逻完回到营区,躺在床上回想着来到边关这些年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不禁又想到了激励我成长为一名边防军人的你。

七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村里来了电影放映队,他们在村口的空地上架起白幕,一头拴在车上,一头拴在洋槐树上。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放映的电影是《上甘岭》,那是我第一次遇到在坑道里坚守14昼夜的你。

那晚,一场电影下来,我的手都因为忘情地鼓掌而通红,我看着你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拿着重机枪毫不露怯;我看着你接过讯员递来的水壶豪迈饮下,仿佛无色无味的水也能提供给你无穷的力量;我看着你趁夜色炸毁了敌人的碉堡,给敌人造成了巨大打击。

从那以后,在我心中,你就是勇气的代名词。村里的孩子聚在一起“打仗”,我总抢着扮演你,拿出家里的扫帚在山坡上模仿你当机枪手的样子,那时我觉得英雄就应该是你这样子的。

记得大一时,学校举办红歌会,要选曲子,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们在坑道里唱的那首《我的祖国》。我忍不住又把《上甘岭》重温了一遍。再次遇见你,让我感触最深的场景,不只是你在战场上厮杀的模样,还有初到上甘岭时,你从7连指导员手中接过阵地,许下承诺,不丢掉一寸土地的坚定。即使敌人的增援赶到,你却依然毫不畏惧,在坑道口架起机枪配合旁边阵地的连队,守住了五圣山阵地,让首长都直呼奇迹。

这部电影里,“坚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源于对你的好奇,我去翻阅资料才了解到,在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中,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在你们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看着你的故事和这一串冰冷的数字,我深深觉得,与炮火相比,人的坚持才是最伟大的力量,同时,我也对绿色的军营有了一种懵懂的向往。

终于在大三那年,我戴上了光荣入伍的大红花。穿上军装后,我才从军人的角度读懂了你坚持的理由。下连以后,我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成为了一名边防兵。

第一次巡逻,我们在山里走了三天两夜,这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在野外露宿。宿营点在一块巨石之下,在这个天然形成的山洞里,松木噼里啪啦地燃烧着,锅里煮着几包方便面,环顾周围阴暗潮湿的环境,我一时有些难以适应。忽然,面条的香味缓缓飘入鼻中,我又回想起你在坑道里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忍着干渴带头干嚼压缩饼干的情景,我默默对自己说:“坑道里那样恶劣的条件张忠发都挺过来了,我还走不上这座山头?”

终于,在双腿抽筋了好几次后,我终于见到了山顶的界碑。班长把朱笔递给了我,第一次描红,我的手竟激动得有些颤抖,一笔一划间,“中国”二字描绘而出,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国旗在风中展开,“边疆有我,祖国无忧”的誓词在山谷间回荡,我太投入了,以至于嗓子都喊破音了。下山的时候,望着眼前壮丽的山河,班长对我说:“走边防,我们的脚印勾勒着国的模样。”张连长,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是从你们手中接过了保家卫国的接力棒。

回望上甘岭,我为有像你这样的先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昔日,你们坚持在上甘岭主峰,没有丢掉一寸阵地,未来,我们也将坚守在边疆,继续践行中国军人的誓言。

此致

敬礼

一名普通的边防战士 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