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向王恭求和的做法有着公论,都认为这是司马道子息事宁人,惧怕王恭的外藩大军才进行如此操作。然而从第二次战争的起因来看,很显然司马道子并不像是惧怕王恭大军的人。如果他真的惧怕王恭,为何启用王国宝的弟弟王愉为江州刺史,又让王愉去瓜分庾楷的地盘?面对王恭和庾楷等人再次起兵,司马道子没有再采取息事宁人的策略,而是派世子司马元显出兵迎战,结果一战击破王恭,解除了建康的危机。由此可见,史书上和很多学者认为司马道子畏惧王恭的判断是有问题的,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
史书上对司马道子的评价很低,认为他是个昏聩无能的王爷,所以才致使东晋朝政败坏,在内乱中被桓玄篡位,使得国家灭亡。可是仔细推敲,其实这种逻辑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并不是客观的分析问题。诚然司马道子专权是东晋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他没有点能力怎么可能独揽大权?在谢安执政的时代,他被司马曜任命为中书令分摊谢安的权力,最终逼迫谢安放权下野,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虽然谢安不屑于政治斗争,但也不是好欺负的,司马道子能完成这个目标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后来他与司马曜争权,在朝中摆出"主相相持"的格局,也说明其政治手腕相当厉害。他派王国宝的弟弟王忱出任荆州刺史,一度让司马曜毫无办法。王忱去世后,司马曜抓住机会以中旨的方式绕过司马道子,任命殷仲堪为荆州刺史,这才彻底的占据了政治斗争的上风。由此可见司马道子在政治斗争上也是非常厉害的,并不是任人宰割之辈。他敢以建康的那点兵力和东晋外藩的精兵对抗,并谋求削弱外藩兵权,可见其野心的庞大。像他这样的枭雄,听说王恭起兵的消息,怎么可能连敌人都没看到就杀了心腹妥协?
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王恭第二次起兵比第一次强大得多,得到了更多外藩将领的支持。可司马道子仍旧选择让司马元显率军迎击,可见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惧怕王恭的外藩联军。因此将昏聩无能和惧怕王恭联军,作为司马道子杀王国宝求和的原因,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实际上通过对王国宝被杀前后的史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司马道子的真正意图并非向王恭妥协,而是争夺晋安帝司马德宗的控制权。当时在得知王恭起兵的消息后,不但司马道子有反应,王国宝也是非常着急,毕竟他是被诛杀的直接对象。他向弟弟王绪问计,王绪让他杀王珣、车胤等重臣,劫持晋安帝。
王珣和车胤是朝廷重臣,在当时名望很高,尤其是王珣还是琅琊王氏的子弟王国宝对此很犹豫,他不敢轻易动手,便又向王珣和车胤问计。王珣和车胤劝王国宝放弃兵权,主动辞去官职,向朝廷请罪。王国宝先是照做了,然后又改变了主意,假称得到皇帝诏命复官,再准备起兵与王恭抗衡。可是还等不到他起兵,就被司马道子派来的司马尚之抓捕,然后被下诏赐死。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王国宝作为司马道子的心腹,在朝廷中的权力是很大的。不但拥有兵权,还能拿到皇帝的诏令,可见其权势并不小。
假如王国宝选用了王绪的方案,那情况对司马道子将是非常不利的。王国宝有兵权,又诛杀了支持司马道子的王珣、车胤等人,再控制晋安帝,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王恭的大军,王国宝很可能牺牲司马道子,然后与其进行谈判。王恭起兵名义上是诛杀王国宝,实际上是为了争夺朝廷大权。这背后实际上是太原王氏与司马道子之争,而王国宝既是司马道子心腹,也是太原王氏子弟。以他那种出了名的墙头草的德性,与王恭达成和解,协助太原王氏掌控朝政,成为又一个顶级门阀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