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里拥有第一智商,看他少年期,不过勤能朴拙罢了

2020-10-21 16:03:35 作者: 诸葛亮在三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三国演义》这本书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一点也不为过。我们认识诸葛亮,大多数都是读《三国演义》知道的,但真正的诸葛亮,不过是个勤奋的老实人。

志向远大,有理想,志当存高远,不错,这正是诸葛亮所信奉的,他也做到了。

诸葛亮在自己的儿子诸葛方刚满10岁的时候就开始告诫他:“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还用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教育儿子。

诸葛亮的家庭,虽然是贵族,但对于诸葛亮个人来说,他的童年并不完美。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曾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8岁时就过世了。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

诸葛亮的幼年时期,正是东汉王朝极度腐败的时候,并且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们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诸葛亮9岁时,西凉豪强董卓带兵进京废掉少帝,另立献帝,控制了东汉政权野心勃勃的其他豪强借口讨伐董卓纷纷起兵,从此开始了豪强割据、军阀混战的大乱时期。

诸葛亮13岁时,曹操攻打当时占据徐州的陶谦,使诸葛亮的家乡面临毁灾。为了躲避战乱,诸葛玄带领诸葛亮、诸葛均和诸葛亮的两个姐姐辗转半个中国,到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到襄阳后开始住在城内,在城南的学业堂里读书。

17岁时,他的叔父诸葛玄去世了,他就在城西的隆中山定居下来。诸葛亮目睹战乱频繁,十分渴望安定,渴望统一,决心为消灭豪强、重建统一的国家而奋斗。为此,他在隆中生活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密切关注国家的局势;他自比管仲、乐毅,立志为重建强大的国家做出贡献.。

以后诸葛亮的成功,在三国演义里已经记载,这里不再重复。

成功在于勤奋,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一个人的进取与成材,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与努力。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雷,渺万里层云。学业上、事业上的成功不单纯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每一个参与者的忠诚、敬业和勤奋。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