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四大名将,为何王翦一人得善终?

2020-10-21 19:15:58 作者: 同为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七雄争霸,前前后后历时两百多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万余起。每一个国家除了有英明的君王,还必须要有能征善战、以一敌百的大将。

自战国七雄各自称霸以来,七国中的战将层出不穷,都逐个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尽情上演,而其中的翘楚正是为人们传唱至今的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王翦为秦国名将,廉颇、李牧为赵国名将。这四位悍将均为了自己的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们最终的结局却不同。可以说,只有王翦一人得善终。

那么,为何只有王翦平安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白起,一生几乎未尝败绩。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被任命为左庶长,就这样白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

白起曾战伊阙时,斩杀韩魏联军二十万;攻打崤函,夺下六十一座城池,他还南下攻楚,打破郢都,打得楚国节节败退。秦赵长平之战,白起踩着四十万俘虏的尸体更是登上了战国武将的巅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威名赫赫的战将,最终却落了个自裁的下场,令人唏嘘。

秦昭襄王重用范雎,而白起的身份和地位都给范雎构成威胁,加上后来范雎拿了韩赵两国的贿赂,于是范雎倒戈,以秦兵疲惫,急待修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白起知道此事后,就和范雎结下仇怨。后来,白起自恃功高,几次以病重为由不愿攻打邯郸,又私下埋怨秦昭襄王用人不当,遭到秦昭襄王的迁怒。最后被赐死在杜邮。

廉颇作为赵国前期的名将,曾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之后,廉颇伐魏,攻陷防陵,随后又攻取了安阳,然后大破燕军而拜相。秦赵之战,廉颇也多次击败秦军。可后来,赵悼襄王继位后,赵悼襄王觉得廉颇功高盖主,又加上对廉颇的控制能力不足,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的军职。廉颇因受到了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

可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一直没有用他。后来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次任用廉颇。于是,赵王派使者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可廉颇仇人郭开怕廉颇再次得势,于是贿赂使者,尽管廉颇竭力向使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可使者回复赵王说廉颇已不堪大用。

就这样,廉颇再也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了,最终郁郁寡欢,去世于楚国首都寿春。

廉颇之后,赵国的名将也只有李牧了。李牧大破匈奴,连却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年,李牧是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可后来,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了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以王翦为帅,攻打赵国。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于是再用反间计,派奸细到赵国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昏庸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刻派人取代了李牧的位置。李牧最后被赵王设下圈套无情的杀害。之后,王翦攻破邯郸,赵国亡。

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作为秦国名将,王翦主要战绩有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成为了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秦国在灭楚起兵之前,发生了这样一个典故:出兵前秦王先问李信:“寡人想灭楚,将军以为需要多少人马?”李信回答:“不超过二十万。”秦王点点头,转身问王翦,王翦说:“至少需要六十万,不然难以成功。”秦王听完笑着说:“将军老了,胆量也没有了,还是李信将军年轻气壮,有魄力。”说完就拜李信为大将,领兵南下,攻打楚国。王翦见自己不为大王重用,便以病为由告老还乡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