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山东半岛的大诸侯国,为何齐国能称霸春秋,鲁国却日趋没落?

2020-10-22 16:08:00 作者: 同为山东半岛

齐国的经济政策从姜太公制定后,就一直沿用,不论是春秋时期管仲、晏婴,还是战国时代田氏,都十分重视渔盐之利。齐国一直是各诸侯中最富裕的国家,藏富于民也是齐国的一种经济思想。

鲁国的地理条件和齐国差不多,其工商业也较为发达。和齐国相比,鲁国主要发展手工业,鲁国生产的薄酒、鲁缟、鲁削在列国中比较有名气,《韩非子·说林上》云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编”。另外,鲁农业是比齐国较为发达的,管仲时期,齐国还缺乏粮食,就采取提高粮价的方式向鲁国等进口。在商业领域,齐国远远领先于鲁国,齐国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盐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暴利。虽然齐国在部分领袖缺乏竞争力,但繁荣商业使得齐国能够买到各国的特产。总体而言,齐国的经济是比鲁国发达的。

在西周时期,主要的产业都控制在贵族或者官方。到了春秋时期,传统的经济体制开始解体,各国开始局部地进行改革。最先改革的是齐国管仲改革,在农业方面推行了“相地而催征”,也就是开始按亩征税,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在行政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国野制,推行了县、乡、卒、邑的四级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军队规模。齐国在春秋时期的改革算是比较领先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鲁国作为一个传统礼仪之邦,是不会主动对废除贵族的经济体制的。关于鲁国的经济变动,《春秋》记载了鲁国在前594年推行了“初税亩”,也就是按亩征收,这比管仲改革晚了几十年。况且,鲁国的改革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局部的变动。在春秋时期,各国私有制经济普遍兴起,追逐利益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鲁国在周礼“重义轻利”的限制下,一直没有放开对私有经济的控制,直到鲁国衰亡后,这里的百姓才能够下海经商,追逐利益。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鲁国“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于周人”。

因此,总体而言,齐国的经济政策是相对开放的,与时俱进的,鲁国的经济政策就十分保守,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齐鲁两国的地理位置相近,地理环境也差不多,但是齐国却成为了富裕的大国,鲁国的经济则相对落后。司马迁说“鲁人俗俭啬”,“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鲁国人之所以俭啬,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不发达,社会财富较少。可见经济政策对两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三、齐国文化兼容并蓄,鲁国文化以礼为尊

虽然人们常常将齐鲁地区划为一个文化区,但实际两地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区别。鲁国周文化的传承者,是周代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这和鲁国的立国思路是分不开的。伯禽受封之时就定下了鲁国的建国使命是“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徳。”也就是要将周公的礼乐制度十分彻底地推行。

到春秋时期,各国都礼崩乐坏了,但是鲁国依然保持着西周的传统,因此人们赞美到“周礼尽在鲁也”。鲁国的文化传统是儒家文化产生的基础,春秋时期的鲁国不仅出现了孔子这位儒家的创立者,还出现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左丘明等礼乐大师。战国时期,鲁国的附属邹国又出现了儒家的“亚圣”——孟子。

齐国在治国的基本政策是因俗而治,因此在文化上并没有采取多大的干预措施。因俗而治,使得齐国本地的东夷鬼神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保存。直到战国时代,齐国还十分盛行方术文化,这在鲁国是难以出现的。因俗而治,也使得齐国容易吸收外来文化,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战国初期,田氏代齐,将陈国的道家文化和军事思想带到了齐国,使得齐国成为了道家文化的传播中心。同时,齐国又创办了稷下学宫,吸引各国优秀人才到齐国著书立说,使齐国成为战国的学术中心。道家文化、三晋法家思想和本地的方术文化融合了起来,产生了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又包容百家的黄老学派。汉朝时期,黄老学进一步和方术文化融合,由此产生了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