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山东半岛的大诸侯国,为何齐国能称霸春秋,鲁国却日趋没落?

2020-10-22 16:08:00 作者: 同为山东半岛

当今的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原因是在周朝,这里有齐国和鲁国两个重要的诸侯国。两个诸侯的文化特征相差很大,齐国是工商业发达的泱泱大国,在文化上具有包容性;鲁国是周文化的严格传承者,是春秋战国的儒家文化中心。最终两国的命运也不同,鲁国是各大诸侯尊敬的对象,却一直是小国;齐国则一直活跃在春秋战国的争霸舞台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本文从两国的治国方式去分析。

一、齐国因俗而治,鲁国变俗革礼

山东这个地区,是古代东夷族活动的地区。在远古时代,他们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商朝的建立者就属于东夷的一支,因而商朝在山东拥有很强的势力。周武王灭商后,在商朝的核心地带分封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东方各族,统称为“三监”,同时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为殷国,以抚慰商朝遗民。历史已经证明,武王时期对东方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武王去世后,东夷各族就联合三监、武庚发动了叛乱,在这些叛乱中就有来自于山东半岛的奄国、蒲姑。

叛乱爆发后,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召公负责管理宗周大后方,周公负责征伐东方。经过了三年的艰苦战争,“三监之乱”被平定。当时东夷族和商朝残余势力依然十分强大,他们随时可以进行反扑。面对这样的局面,周公进行了新的一轮布局:一,在洛阳修建洛邑和成周,作为东都。在此驻扎殷八师,成为了周朝在东方的主要军事力量。二,进行了新一轮分封,将王族子弟分封到东方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这些分封中最重要的有分封召公于燕国、太公于齐国、伯禽于鲁国。三,安抚商朝遗民,分封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至此,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开始稳定下来。

齐国和鲁国同处于山东半岛,深入了东夷族的核心地带,在东方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这时候,两国面对的新地区是这样的:在地理上,山东半岛深入大海,有渔盐之利,适合发展工商业;在社会上,四周的东夷族社会为落后,许多还停留在氏族时代;文化上,东夷族信仰鬼神,重视宗教祭祀。同时东夷族缺乏周人那种严格的伦理礼仪观念。面对如此一个相对“野蛮”的“殖民地”,齐鲁两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呢?

《世纪·鲁周公世家》记载了姜太公和鲁公伯禽治国的差异。姜太公治国,五个月就向周公汇报,周公问为什么如此快。太公说:“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伯禽到达鲁国后,三年才向周公汇报,周公问为何如此晚。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这也就是说,姜太公是因俗而治,伯禽是全面推行了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周公事后预感鲁国未来会成为齐国的附属,他说:“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周公说的很有道理。齐鲁两国深入东夷地区,只有因俗而治才能和当地的民族更好的融合,才能够平易近人,使得更多百姓归附。《汉书》记载姜太公用人“举贤而上功”,也就是能够打破周礼传统,任用贤人。鲁国用人“尊尊而亲亲”,也就是是只重用贵族。其结果是鲁国的治国人才十分稀少,而齐国却拥有管仲、晏子、田文经世之才。最终,鲁国因为政治被束缚而走向衰落,也是可以预料的了。

二、齐国重视渔盐之利,鲁国重义而轻利

上文已经提到,山东半岛有渔盐之利,适合工商业发展。不过当时这些优势还没有完全展现出现,姜太公刚到营丘时,这里“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也就是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业也不发达,地广人稀。针对这样的现象,姜太公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大力发展渔业、盐业、纺织业、商业,在适合耕种的地区推广周人先进的农耕技术。很快,齐国成为了“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的强国。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