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方草原似乎永远是中原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缠斗贯穿了史书上的各个朝代。不论哪个时期,南下“打草谷”都是草原部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旦国力允许,北上“驱逐胡虏”又是中原雄主必须采取的行动。那么游牧与农耕这两种生产方式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存?它们相互缠斗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如果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游牧”与“农耕”是何时开始分化的。要知道早先并不存在这两种生产方式,相反我们的祖先以野生采集和徒步狩猎的方式勉强维持着生活,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了种子的奥秘,于是农耕时代的大门正式开启。与狩猎和采集相比,耕作可以在单位土地内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因而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不过这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有一个严格的限制前提——降雨。
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南是传统的农耕区,但在以北却不适合种植庄稼,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以狩猎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维持生计,而这种生产方式与农耕相比很难积累起食物和财富。从东欧草原到蒙古高原之间的欧亚草原带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游牧区,匈奴、突厥、鲜卑、蒙古等无数个游牧民族兴起又衰落,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周边的农耕文明所厌恶。
如果双方能够相安无事的话,仇恨和战争也就无从谈起,而之所以在我们的史书当中会对游牧势力大加鞭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略和掠夺。那么他们不能和平共处吗?答案是不能。正如前文所说,游牧很难积累起食物和财富,而且受天灾影响,牧民们的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遇到风雪导致牛羊冻死,以游牧为生的部落要么出去抢劫,要么就等着饿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你会坐以待毙吗?
此时环顾四周,善于种庄稼的农耕民族不仅粮仓充实,而且作战水平低下,这不就是最合适的抢劫对象吗?于是千年仇怨就此拉开帷幕。不过从战争的结局来看,农耕民族始终处于守势,主动权却总是掌握在落后的游牧民手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图-图勒河这就涉及到一个战争成本的问题,军队的作战能力归根结底是组织力和动员力。由于逐水草而居,游牧民族的生活和作战内容相似,这些人拿起套马杆是牧民,拿起弓箭就是士兵,所以他们的动员成本和训练成本几乎为零。其次就是后勤压力,以蒙古人为例,每个士兵配备两到三匹马,马上驮着所有的个人物资和行军所需,所以他们基本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后勤部队,而汉军队伍却恰恰相反,没有数倍于前线的后勤力量,仗根本就没办法打。
最后就是战争的收益问题,游牧者的成本低,一旦打赢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所以他们积极性很高;而农耕者即使打赢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深入漠北作战对中原王朝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事情。终于经过无数次探索和较量之后,中原王朝将长城修建在了400毫米降雨线上,并最终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