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与“二王”有什么渊源关系?

2020-10-23 17:42:59 作者: 魏碑与“二王

关于元氏墓志: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政权,初称“代”,后称“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又南迁都城于古都洛阳,大规模推行激进彻底的鲜卑汉化政策。接受汉人同化,改汉姓、着汉服、讲汉话、习汉文、行汉制,胡汉文化逐步融合。率先改“拓跋氏”为“元氏”,作为北魏皇家姓氏,成了国姓。元氏墓志作为帝胄权贵专利,数量庞大,刊刻考究,超越前代。墓志形制完备,下为志底,上为盝盖,盖镌名号,底刻志文,摞在一起称作“一合”。志文分成“志”与“铭”两部分,合称墓志铭。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风变革的代表人物之一。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又云:“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他于行书的变化在于用笔及结体不同古法。我们拿传世王羲之书迹幕本《兰亭序》、《丧乱帖》等,与元氏墓志的拓片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在用笔、结字和书写气韵等方面有着相同之处。虽然一个是墨迹,另一个是拓本,但由于王的书帖是幕本,不免下真迹一等,元氏墓志却保存完好,精拓之下无异于写稿,因此两者可作一比。

01

用笔的化用

通过对两者进行笔画的比较,墓志书法的楷书用笔化用了王羲之行书的笔法。下面以《元倪墓志》为例,把它与《兰亭序》等王羲之书帖进行用笔的比较。(见表一)

墓志的用笔在于方笔为主,所作长横皆露锋仰管,上倾行而回锋收笔。竖画起笔皆下俯出锋,或逆入折笔带出笔锋向下竖写,颇类王羲之行书的竖画。点画起、行、收处用笔的提按转换法度严谨,一丝不苟,单个出现的点均以侧取势,组合的点则气势连贯,相互呼应。

撇一因大都起笔较重,直送到底,有的嘎然而止,形尽而意无穷,在《元倪墓志》中,“领”字左旁下撇:有的则循渐而就,意味深远,如“尉”字,“大”字等.有的则收笔上挑,与起笔下俯相应,出以圆状,如“使”字。捺画则出笔酣畅、流利,形状舒展,使通篇墓志增添潇洒活泼之态,如“之”、“爱”、“退”等字。横折处瞥停顿,换笔痕迹明显,一改含蓄内敛之态,方直遒劲。通观《元倪墓志》的用笔,变化多方,真可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秒,一点之内殊毗挫于毫芒”。

02

结字的取法

元氏墓志笔画多棱角,虽然其中有镌刻因素的参与,但讲究锋井的这些特征都可以在二王的行草书里找到根源,有些在结字方面亦规模仿佛。隶书结构扁方,楷书形成之初结构亦较平正,而二王行书的结构形式变化丰富,元氏墓志书法在学习笔法的同时,也自然地受到结构的影响,因此墓志书法中楷书的结构变化亦较丰富,姿态优美,有时字中的笔画甚至不受方格线的束缚而延伸至外。如表二字例。

03

韵致的迁移

王羲之行书开一代风气之先,南朝谢赫在论及绘画时有“气韵生动”之说,正可用来做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注脚。元氏墓志楷书对王的的行书在用笔和结字方面的借用过程中,将王书的神韵潜移过来,从而使楷书的面貌变得鲜活起来。主要表现在改变笔画、斜画紧结和顾盼呼应三个方面,不唯笔画爽利、字形优美,兼有气势的灵韵洒脱,有着较高的审美境界。

1、灵活多变的笔画:笔画的灵活多变主要表现在省减、变动笔画方面,省减笔画、变动笔画位置的现象在王行书中较为普遍,这种现象同时也可见于墓志书法中。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2、 斜画紧结的体势: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是书风一变,主要特征便是横画斜度的加大,《丧乱帖》、《兰亭序》等字帖中的字都明显地左低右高,以歌侧之势获得峻峭、超拔之态。墓志书法的楷书照此取法,斜势分明。这样的取势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楷书天真、自然之美,与成熟的汉隶和圆融的晋楷构成了较大的视觉审美差异。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