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廉颇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能名列"战国四大名将"?

2020-10-24 20:09:40 作者: 老将廉颇到底

廉颇画像

谈起廉颇,人们最易想起的便是成语"负荆请罪"和辛弃疾的那句"尚能饭否",然而,对于廉颇所立下的功绩,人们却往往知之甚少。其实,历史上的廉颇乃是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与白起等人平起平坐,一生戎马,立下赫赫战功。

在廉颇生活的那个时代,战国列强之中,齐国最为强盛,其他各个国家都不是齐国一合之敌。齐湣王借着国力强盛,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又在函谷关之战中大胜秦军,再吞并宋国,自称东帝。甚至西侵三晋,意欲吞并周皇室,自称天子。

在齐国的日益嚣张,目中无人下,强占城池、烧杀抢掠等行为层出不穷。换句话说就是,这时候的齐国,逮谁都想揍一顿,但偏偏别的国家还打不过,只能忍气吞声。

公元前260年时战国七雄各自的疆域范围

终于,齐国的霸道行为使周边几个国家忍无可忍。于是,秦、魏、赵、韩四国便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誓要讨回公道,在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中来。而廉颇,就是赵国军队的首领。

在这次五国伐齐中,廉颇表现的异常英勇。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此战"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意思就是说,廉颇打破齐军,攻下了阳晋这个地方,回国后,赵惠文王赏赐军功,封他为上卿。

赵军之所以能在这次战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有着偏颇这样的首领,还因为赵国军队在前任君主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下,逐渐摆脱了以往臃肿的作战方式,战斗力也直线飙升。

影视剧中的赵武灵王形象

如果说在五国伐齐之前,廉颇的名声还是仅限于赵国之内的话,那么这次伐齐就彻底打出了廉颇的国际威名。此后,廉颇不断带领赵军四方征战,开疆拓土,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9年,廉颇率军东进,直击齐国,并大破齐军。三年后,又率军攻入魏国几邑(今河北大名),虽然遇到了魏国军队的强烈抵抗,但还是再次进攻,几乎将几邑尽数占领。

仅仅一年后,廉颇便再次率军进攻魏国,这次不仅攻下了防陵(今河南安阳),还在此地"筑城而还",极大地增强了赵国的名声和士气。就连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国,都在廉颇的手下吃过数次败仗,而此时的廉颇已经年过半百,但仍能提刀上马,征战沙场。

影视剧中的廉颇形象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逝世,孝成王继位为国君。此时的秦国正在进攻韩国一处名为上党的地方,上党太守冯亭见城内军队孤立无援,面对秦军必败无疑,于是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于是,赵秦两国围绕上党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赵孝成王命廉颇率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阻挡秦军,双方在长平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胶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秦军过于强势勇猛,致使廉颇不得不选择以逸待劳的防守打法,坚守驻地,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守,就是三年之久。

长平之战

在古代,打仗其实就是拼后勤,谁的后勤跟得上,谁就能占据很大的主动,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此时的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的改革,国力空前强盛,粮草储备十分充足,完全可以保障军队三年的后勤供应。

相比之下,赵国就显得不够看了。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打一场持续数月的战争,各方面还是有保障的,但是这样一守守三年的拉扯,以赵国的国力,完全不足以支撑。

也许是后勤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赵王对廉颇这种以逸待劳的打法十分不满,于是便派遣赵括顶替了廉颇的位置,出任领军。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