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不一样的城市结构,它随不同的朝代而不同,随社会更替而变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古代唐朝社会的坊市制度。坊市制度在唐朝属于一种封闭的城市结构,在所有朝代的封闭结构中,这是中国历代坊市制度发展的高峰。
和许多坊市制度一样,唐朝的坊市制度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它还具有更大的政治属性。坊市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建筑与结构都与上层统治阶级密不可分。为了更好的统治人民,方便政策的实施与实行,其中渗透了诸多封建思想。
唐朝的坊市制度对唐朝的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消极方面还是积极方面,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在唐朝中期坊市制度遭到破坏之后,城市经济开始全面发展,孕育了诸多经济发展的机会与新的经济模式,才有了后来唐宋城市革命的发展。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政治影响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之下,坊市制度的存在仍然具有合理性并且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唐朝以及之前,中国传统城市总是作为各朝代的统治中心或者军事重镇,对城市以内的商业活动和城市居民制订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坊市制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之一。"坊"又称为"里",是古代城市的最基本的单位,就像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基本单位一样。"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就像现在的超市或者市场一样。
坊市制度主要是将居民的住宅区域和商品交易区域完全实行严格的分开,并且对待商品交易的地点和时间都有严格的控制。坊市制度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坊市制度已经开始逐渐形成,汉代的时候进一步完善,到后来的魏晋,直到唐朝开始发展到顶峰。
魏晋时期经历了将近400年的分裂,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土地荒芜,人口也减少。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一种成为唐初统治者最为迫切的问题,他们在乡村推行均田制,实行耕者有其田。中国古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效率不如从事商业或者一些手工业,也没有商业活动或者手工业活动带来的利润高。为了增加农村的劳动力,在城市中推行坊市制度,对交易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就可以有效防止大规模农民流入城中。
农业劳动力能从控制人口流通这一方面得到有效增加,有利于唐朝前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当然唐朝时期的坊市制度兼有服务和管理的功能,在唐代更多是管理的功能。
时代不同,有着不同的管理形式。唐代的坊市制度与现代社会的社区制度,同为管理形式,但是在相对应的历史环境中,他们却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各自的使命。不同的制度同时也在适应和孕育着新的经济条件和经济机会。
随着唐代坊市制度的逐渐瓦解,在唐代初期出现的草市有了一些扩展和发展,虽然历经官府打压,但是草市仍旧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存活下来,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一诗中就可以看到。足以说明草市也是当时社会需要的一种交易形式,所以才能不断延续。
草市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是原始集市不断发展过后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相对于城市集市中的农村集市,是村民为了满足自身对日常用品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市场,开始条件比较简陋,位置也比较偏僻。
虽然开始是不被官府所允许的,但是市场的需要使它一直存在于民间,一直到960年北宋统一了全国之后,才为草市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经济社会条件。
宋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些耕种用的农具已经开始日益普遍使用,再加上灌溉技术的提高,以及对各种农田的开垦,对宋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宋代的农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一些富饶的土地能够生产好几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