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样化=地位:战国时期就有的梳篦文化,为何直到唐朝才"流行"

2020-10-26 15:21:02 作者: 美+多样化=

于是梳篦的装饰自然得华丽起来。首先得轻薄,唐时已经有其薄如纸的梳篦,用来插发;然后是装饰,凤梳、鸾梳、金制凤翼梳、染色象牙梳、银梳、玉梳、犀角梳、驼骨梳等。插梳作为首饰,露在发型外的梳背装饰将唐代艺术如绘画、雕刻及工艺美术所取得的成就融为一体。

金属质地的梳篦,将唐代空前发展、极为出色的金属工艺技巧全面应用在这一方小小的空间上。锤工艺在梳背上最为常见,而梳齿剪制为多。除了常见的雕、刻、镂空、镶嵌等,优秀的作品常常完美地结合了多种复杂工艺,如掐丝、编结、焊缀、花钿等。

许多梳篦的纹样装饰、构图、造型,都与唐代同期的金银器、铜镜等工艺美术品有着相互借鉴的关系。

三、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女性爱美促使发饰文化繁荣

1、唐朝社会稳定以及对外开放,促进了女性头饰的多样化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高度繁荣,并且物质基础雄厚。一方面对外开放,与外域进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对内惠及百姓。因此,在社会生产、生活等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变革和创新的气息,孕育了更加高度发展的唐代文明。

唐代服装富丽堂皇,首饰作为服饰整体的一部分,随着服装形式的多样化,在原始首饰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对外开放逐步深入,中原文化积极吸收外国地区的优秀成果,达到互利、互补、互惠的目的,增强了盛唐社会的开放性和无穷的时代魅力。唐代妇女的发饰正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而拘束越来越少。

2、为了配合唐朝女性丰富繁杂的发饰

初唐时,妇女的穿着还比较朴素,就连宫中的女性所用首饰也较少。从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的壁画可见一斑,壁画中一名贵妇,八名随从,均未佩戴首饰。初唐时的陶俑形象也多是细瘦而简朴的。随着社会发展,物质丰富,《唐六典》中的钗花官服制度,直至开元、天宝年间才落定。

盛唐时期,锦衣华服盛行,女性的身材日渐丰满,装扮也日益复杂起来。插梳的真正风靡是从盛唐开始。常有人疑问,绘画、雕塑、壁画中唐代妇女们庞大的发型,即使从不剪发,以自身的发量也很难实现,是否是艺术作品创作的夸张。

实际上,当时流行以假发髻藏于真发中,称为“义髻”,在新疆吐鲁番的唐墓中曾分别有出土木质及纸质的假髻,涂成黑色,表面还有各种装饰。诗词歌赋中也有以他人之发美化自己的描述。有了假发髻的辅助,唐代女性发明出极为丰富繁杂的发式。

如此复杂而多样的发髻,需要大量的饰物来固定和美化,插梳与凤冠、簪钗、步摇、花钿等一起构成了女性的盛装。

3、后宫佳丽靠发髻争宠,带动了整个社会女性的风尚

按说,梳与篦都只是整理头发的工具,从梳妆工具成功“晋级”成为首饰,自有其独特之处。梳篦能够成为处于重要地位的发饰之一,唐代女性对发髻的热爱首先功不可没。

要论富贵荣华,历朝历代都以宫中嫔妃为首,从皇后至宫女,无论服装、妆发、歌喉和舞蹈,都尽最大努力的精进,以获得皇帝的注意。盛唐时节,千姿百态的发髻设计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后宫佳丽为使自己与众不同、艳冠群芳的努力。她们所取得的成就,带动了整个社会女性的风尚。

4、梳篦是唐代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唐代的女性可以说生活在美好的时代,国运昌盛,“三从四德”的儒家规范还未普及,有财力又少束缚,能够尽情地追求美、创造美。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念、社会地位反映出唐代的

社会状况。从留存至今的盛唐时期女性形象可见,无论是绘画、壁画,还是陶俑,无不丰满、圆浑,充满了雍容华贵之气。在唐代,发式多姿多彩到需要假髻来造型的程度,梳篦不再是简单的生活工具,唐代女性将其美化自身的装饰效果发挥到极致,所用之物的审美属性压过了功能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