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总名称“栉”,梳理头发的用具。《说文·木部》:“栉,梳比之总名也。”(比:今日写作篦。)梳篦古已有之。对于古人而言,身体和头发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意毁坏,这才是孝道。古人对自己的头发非常重视,到了以断头相威胁也不愿断发的程度。
因此,自古以来头发是不可以剪的。女人通常梳成发髻,男人通常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古时男女均留长发,因此梳篦是极常用的工具,利用率很高。
梳早于篦,因梳齿较粗,间距略大,在原始社会磨制骨器的时期可操作性更强。造型从长条形演变为半圆形、方形等,功能为梳理和造型头发。而篦的齿细,在加工能力有所发展之后才出现,用途为排挤出头发中的杂物,实际上大多用来筛掉虱子以及污垢。
停留在工具层面的梳篦,多以实用的竹木制成,结实耐用。材料易于取得,也易于加工,因此应用广泛。取材以坚韧和光滑为上,质地细腻坚实,不易变形为好。
华丽程度虽不足,但好在价格低廉,十分普及。寻常百姓应多用这种,也正因价格低廉,所以不会花时间在其上用以太多的工艺装饰。竹木材质易遭侵蚀,环境不佳就腐朽不存了。制作梳篦的另外一种常见材质为骨质,比竹木坚硬,性质稳定,更为光洁柔润,相对易得。
自古以来梳篦所采用的形态一直是纵向延伸的直竖式长方形,像是模仿梳理的头发的手指一般。唐代女性中流行的梳篦,高度降低,装饰效果增强。
一、梳篦源于劳动、御寒、遮羞,逐渐变成头饰
《战国策》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古代女子除了在意自己的相貌外,也在意头发的修饰,因此发饰也是美发的重要部分。
古代发饰最初起源是来自于劳动、御寒、遮羞等因素,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变为一种装饰。发饰包含了簪、钗、梳钗、步摇、篦、钿等一系列不同形状装饰。众多不同的发饰,共同作为中国古代束发盘髻的工具,在装饰头部时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公元前的梳篦大多偏狭偏窄,有骨梳、牙梳、玉梳等。这些梳篦上刻有神纹兽面。在春秋末的《考工记》里记载,当时有专门做梳篦的工人叫“楖人”,可见当时梳篦工艺已经专门化。
梳篦除了梳头,也可以当做头饰。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女子把梳篦插在头上当头饰。只是当时女子多披发,发髻不那么繁盛,插梳没有普及开来。到魏晋时期,女子开始盘发髻,在唐代名画中,就有侍女为女主人绾发梳头的模样。如此一来,插梳之风自魏晋就开始流行,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
二、唐代女性的高发髻,将梳篦的装饰作用推向新的高度
唐代妇女的妆梳与其纷繁的衣式同奢并丽。典型的发式有花髻、高髻、双鬟望仙髻、倭堕髻、螺髻、宝髻、惊鹄髻、抛家髻等。
唐朝女子发髻上的装饰常以金银珠翠为材料,有帽、簪、梳、篦等,簪钗形状多样,常见的有鸟形、花形、风形和蝶形等。上层妇女髻上多插金银玉翠的簪钗及梳篦等饰物,民间更有髻上插鲜花的习俗。
为了适应唐朝女子高发髻,梳篦也开始转型:先前的梳篦多是圆弧马蹄形,便于梳披发,现在变成朝女子高发髻上的装饰装饰品,渐渐变成椭圆横方形,后来又转为半月形。使用梳篦时,发髻和前额各插一把梳篦,金字塔般的发髻就固定好了,当然有的上层妇女,整个头上都戴满了梳篦。
到了盛唐时期,梳篦跟簪钗一样,变成了标准头饰。区别在于:簪钗细巧,通常束发用;梳篦比较圆润宽大,压在头发里面。
唐代诗文中有很多关于女子梳妆的描述。温庭筠有云:“弄妆梳洗迟”, 这里的“妆梳”指的是一整套的造型,可见唐代梳洗可不是梳个头洗洗脸,而是一整套的发型处理,极为复杂而华丽, “照花前后镜”,鬓上插花,也算是“梳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