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九位总督最终下场如何,只有一位总督自杀殉节

2020-10-27 10:28:06 作者: 清朝灭亡后,

在历史上,清承明制,有设立总督的习惯。而且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以更加利于统治的原则,把总督制发扬光大,在全国共设有9个总督,他们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替六岁的溥仪宣读《清帝逊位诏书》,标志着清朝正式灭亡,中国两千年的君主制结束。那么,作为君主制时期最大的地方官,清政府任命的九位总督,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

(前二为赵尔巽)

一、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虽然东三省总督设立最晚,在1907年4月20日才设立,但后来居上成为各土封疆大吏之首,最后一任为东北人赵尔巽。武昌起义后,他曾阻止革命,后又和张作霖等人反对清帝逊位,以及实行共和。

在反对无效后,袁世凯请他组织编写《清史稿》,他一边宣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一边赴京组织整理编修清史,1927年因病去世后,次年《清史稿》发行。

二、两江总督张勋。

辫帅张勋在扶持溥仪复辟时,遭到段祺瑞讨逆。面对通缉,他逃到天津租界死活不出来。民国没有办法,索性以爱惜人才的名义对其进行特赦,但他害怕有诈,仍然没有离开租界半步。还搞起了多种经营,办起了当铺、电影、银行、金店等大大小小70多家产业。

后来他的亲家张作霖替他向总统徐世昌要官,张勋也死活不要,直到1923年9月12日病逝,还保留着辫子,可谓对大清忠心耿耿。

三、直隶总督张镇芳。

张镇芳是项城人,和袁世凯既是老乡又是亲戚,又是袁世凯嫂子的亲弟弟。借着这层关系当上了直隶总督,可惜才署理十天清朝就灭亡了。对于共和制,他也是一百个反对,但他支持亲戚兼老乡的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死后,他和张勋一道,扶持溥仪复辟,结果遭到段祺瑞讨逆,失败后的张镇芳坐了三个月的牢后被特赦,出狱后他历任银行和盐业公司董事长,直到1933年病故。

(张勋)

四、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满族人,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反抗革命失败后自杀的唯一一位总督,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11月8日时福建议员劝说松寿向革命党和新军交出权力,保全性命。但松寿不为所动决定先下手为强,结果消息走漏,双方发生战斗。虽然松寿的兵勇一度占据优势,但最终被新军击败。松寿见大势已去,不愿被俘受侮吞金自尽,清廷赠其太子少保,谥忠节。

五、两广总督张鸣歧。

张鸣歧颇有文才,年轻时仕途得意,清朝灭亡后他携款经香港逃往日本。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他返回国内,仕途再次飞黄腾达。袁世凯有称帝之意时,他连忙劝进。

袁世凯死后,张鸣歧再次失势,他住进天津租界,每天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九一八事变后,和日本人素来有染的他成为大汉奸,替日本人做事。日本投降后他在民众的怒骂中忧愤而死。

六、湖广总督瑞澄。

1911年10月9日,汉口俄租界缴获革命党人名单,交到最后一任湖广署理总督瑞澄手中,瑞澄命令手下按名抓人,前后抓了32人,杀掉3人。结果第二天就爆发了武昌起义。

瑞澄一看这声势,连镇压的命令都没有下,直接携款躲进上海租界。后来怕清廷治罪,又跑到日本,等到清廷灭亡后才回到上海,直到病逝都没有离开过。

瑞澄之后,清廷先后派袁世凯、魏光焘、段祺瑞等任湖广总督,不过他们都没有到任。

(瑞澄)

七、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

陕甘总督管辖的面积最广,多罗特·升允是蒙古族,一生官运亨通,晋升极快。不过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深受民众爱戴。1905年正值慈禧大寿,各地总督都给慈禧送贺礼,只有他不仅不送,还劝大家以国事为重,也不要送。

武昌起义时,他主动请缨去武昌平叛,被清廷拒绝。当他听说溥仪要逊位时,非常生气,还要清廷到陕西建都东山再起。为了支持清廷,他率军反扑革命军,可惜寡不敌众,最后成了光杆司令。此后他为复辟东奔西走,却未能如愿,郁郁寡欢中于1937年7月23日病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