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古金成”——历代金石碑刻精品展在大理州图书馆隆重开幕

2020-10-27 20:08:48 作者: “吉古金成”

近日,“吉古金成”——历代金石碑刻精品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开幕仪式。

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明义,中国书协理事、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新德,昆明市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陈浩,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文献研究院艺术部主任杨瑾,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副馆长张恒,楚雄州文联党委委员、秘书长钟建学,楚雄州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罗思宝,大理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福安,大理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主任何尹全,大理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台办主任王灿明,大理州社科联主席王峥嵘,大理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汤培德,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薇,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益琨,大理州财政局副局长李耀红,大理州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杨子东,大理州书协主席杜武,大理州佛教协会秘书长王鹏程,浙江金成控股集团大理慢谷总经理陈谦等领导和嘉宾与大理文化艺术界马福民、张锡禄、赵有恒、辛恒等前辈,以及来自大理大学、大理州博物馆、大理州非遗中心、大理州书法家协会、大理州美术家协会、楚雄州文联、楚雄州书法协会、云南印社、云南省图书馆相关部门负责人、大理地区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共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璀璨的中华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承载华夏文明的汉字艺术——书法,可谓是中国与人类文明和艺术创造的伟大迹化。滥觞于先秦时代的甲骨、青铜器铭文以及石碑等物质载体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因此举办此次“吉古金成”——历代金石碑刻精品展,希望通过传统的书法碑帖艺术较为集中的向公众展示中国书法历史发展,更希望我们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和年轻人追随先人足迹,领略传统优秀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

本次展览精选了《殷商甲骨文精拓选辑24品》到《昆明缪母高太夫人墓志铭》,从殷商时期到民国之间的碑石、墓志、刻经等古代碑刻拓片精品共计70余件。这些金石碑刻的拓片具有研究、考古、书法、艺术等重要价值和传承意义。

展出作品中存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虢季子白盘》早期拓片是研究西周晚期的重要史料。以小篆文字刻于金属薄版上的《秦诏版铭文》笔划方正、错落有致,其所载秦国颁布的度量衡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两汉时期,金石义例逐步定型,出土于云南昭通的《孟孝琚碑》“文辞典雅,浑朴古茂”;河北封龙山之《祀三公山碑》则“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陕西褒城《杨淮表记》“润泽如玉,出于《石门颂》”;陕西略阳《郙阁颂》“书法方古,有西京篆初变隶遗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石碑刻数量激增,这一时期的金石种类逐步丰富,在以往石刻碑碣的基础上,增添了塔铭、造像、佛经等,如《北魏太保五年造像题记》及山东岗山摩崖石刻《文殊般若经》《他方佛土》《八楞体经请佛品》等。陆良《爨龙颜碑》与曲靖《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的代表,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爨龙颜碑》“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评《爨宝子碑》为“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

唐代及南诏国时期,金石碑刻不但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还为云南地方史、民族史的书写留下了丰富的文献。《集王圣教序》虽为集字成碑,却极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高超技艺,成为后世临摹的范本;西安碑林博物馆藏虞世南所书《孔子庙堂碑》又称《西庙堂碑》,乃宋人王彦超墓刻本,“超丽清峻,笔致俊逸,字形舒展,落落大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