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害怕的人,曾感叹:若不是有他,自己恐怕当不了皇帝!

2020-10-29 10:27:28 作者: 赵匡胤害怕的

说到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他的陈桥兵变,想到他的南征北战统一全国,想到他那杯酒释兵权的举措等等事宜,在这一系列的事情背后,不由得让人感慨一句:“这人了不得!”可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么厉害的人物,他也有自己敬畏的人,这个人就是王朴。说到这儿,想必很多人会很奇怪:这王朴到底是何许人也?赵匡胤这么牛的人怎么还会怕他呢?别急,咱们一点点儿来说。

王朴,字文伯,公元906年出生于山东东平,他自幼聪明伶俐,悟性极高,尤其是擅长文学,所以在面对科举考试这种事情上实在是占尽了优势,即便是身处五代十国那种混乱时期,也照样没有妨碍到他一展雄才,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王朴考中了进士,并且成了头名状元,这么厉害的头衔后汉政府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立马把他纳入体制内,让他当了一名校书郎。当了官之后,一切都得按照官场的规矩来,有句话说得好,叫背靠大树好乘凉,王朴刚开始踏入官场,必定得按照规矩一步步来,于是他很快给自己找了个靠山,那就是当时的枢密使杨邠。坦白说,这杨邠对待王朴还算不错,有点儿什么事都找他商量。俩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越走越近,可惜,当时的朝堂形势复杂,杨邠与王章、史弘肇等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间一长,渐渐愈演愈烈,而当时候在位的刘承祐又是个典型的冲龄之主,自己尚且照顾不好,又如何能够摆平大臣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偏听偏信,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小人开始聚集在皇帝周围,鸡一嘴鸭一嘴地开始絮叨个不停,皇帝一听他们的,就搞得朝堂上面鸡飞狗跳。王朴看到这个情况,不禁感到心灰意冷,为了避免自己也陷入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斗当中,他主动选择了离开,投奔了当时势力日益壮大的柴荣。

柴荣看见王朴一表非俗,且口齿伶俐,问点儿什么也是对答如流,顿时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眼下自己正是用人之际,他主动送上门来,实在是老天爷眷顾的结果,就这么的,王朴在柴荣的帐下定居了下来,整天为柴荣出谋划策,为他东挡西杀开创自己的霸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柴荣入朝担任开封府尹,封为晋王,拜王朴为右拾遗,此后,王朴的生活就越过越舒适了。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柴荣继位为帝,王朴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成了比部郎中,为了帮助柴荣早日完成统一大业,他呕心沥血写成了一篇《平边策》交了上去,柴荣此时刚刚登基,满心里想要做点儿时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只是苦于不得章法而已,突然看见这么个东西,顿时喜出望外,对着王朴就是一顿夸赞,朝堂上下的人听到王朴的这一系列打算你,也都纷纷表示佩服,此后的柴荣,就更离不开王朴了。值得一提的是,柴荣曾经就统一天下征询身边大臣的意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些大臣们纷纷赞同文治,教化,要知道,唐朝末年之所以大乱,全都是军阀闹起来的,这些人本来就信奉“有枪就是草头王”的道理,到处比谁胳膊粗力气大,有几个肯认同你的之乎者也?好在王朴是个明白人,他仔仔细细地跟柴荣把动用武力的内里因由给解释清楚,然后非常坚定地站在了武力一边,并按照当时的形势,建议他先取江淮地区。柴荣听了非常高兴,立马对王朴加官进爵,把他放到了离自己更近的地方,有点儿什么事都征求他的意见。

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老天爷却不肯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王朴去拜访前任宰相李谷,两人正在交谈的时候,王朴突然昏倒,当时就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四岁。柴荣听到这个消息,痛彻心扉,他亲自来到王朴家里看望,还亲眼看着他下葬,在那个非常庄严也非常关键的时候,柴荣也顾不得自己所谓地皇帝身份,放声大哭,不能自已。与此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他特意召见了王朴的几个儿子并按照能力大小各自授予官职,可见柴荣对他的信任程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