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之死,是东吴最大的遗憾,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孙权最差劲

2020-10-29 13:40:08 作者: 孙策之死,是

正因为有了江夏这个筹码,刘皇叔才得以逃过曹魏的追击,也拿到了与孙吴联盟的通行证。后面发生的故事,我们都比较熟悉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盟取得了全面胜利。不过,这场战争虽然以胜利告终,但孙吴却吃力不讨好,仅拿到了江夏一隅作为战利品。

毫无疑问,战利品分配问题加剧了蜀、吴之间的矛盾。当然,诱发两国直接陷入冷战阶段的,还是荆州城。为了得到这座城池,孙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周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费尽九牛二虎之地,这才打下这座兵家必争之城。然而,在“借荆州”的骗局上演后,孙吴竟失去了荆州这块无比珍贵的战略要地。

所以说,若不是失去了荆州,恐怕三国的历史会被改写。

在孙权的一生中,他最希望攻取的两块土地,便是合肥与荆州。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孙权的绝大多数军事方针都是围绕着两地而进行的。孙权的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打一场防守反击战。所以,在赤壁之战进入到白热化时,孙权的另一路主力军,正行走在围攻合肥的路上。

从战略位置来看,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江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天险,也是东吴最重要的屏障。正因为曹操占据荆州,这才能以此地为根基入侵江东。若非如此,赤壁之战根本打不起来。相比之下,合肥的战略地位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不过,不明显却不意味着不重要。

想要夺取江东,曹操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由合肥作为跳板。简而言之,就是自淮水调兵,与孙吴水师正面开战,而合肥则可以作为陆军进攻的根据地。两路夹击之下,东吴建业岌岌可危。因此,对于孙权本人而言,这两座城池是足以决定孙吴命运的要地。

而他这一生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从曹老板的手里拿下了荆州城。得荆州,算是孙权生平最大的荣耀,但因为这座城池又在其手中失落,所以,辉煌的战绩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也没必要重提。

接下来,我们不妨着重分析一下合肥之战。

这场战斗,最大的受益人是曹操麾下的名将张辽。这个人,粉碎了孙权对合肥的所有幻想,彻底将东吴崛起的希望扼杀在摇篮中。

第一次合肥之战,虽然名为赤壁之战的策应,但对于孙权来说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时机。要知道,赤壁之战时期的合肥城中仅有守军数千人,这座城的守备力量从未如此空虚。

然而,孙权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第二次合肥之战,发生于公元215年。不过,早在公元213年,由于此前孙权奇袭合肥险些成功,所以此地的防务得到了曹操的重视。在加强了濡须坞的防御工事的同时,曹操还将爱将张辽、乐进、李典留守此地。

在聊起这场战争的结果时,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双方的兵力对比。

当时的孙权已和蜀汉谈判完毕,手中可调度的兵马在十万左右。留守在荆州的张辽等人,麾下仅有七千名守军。十万对七千,以常理度之这场战争孙权落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然而,奇迹往往发生在这种时候。

在大军进攻合肥城的前一天晚上,张辽亲率八百名“特种兵”,在孙吴主力军中几番冲杀,随后扬长而去。这场战争之前的“开胃菜”,让吴军士气大打折扣。

接下来,就是为期半个月的攻城战。十万名吴军虽猛,但他们却拿固若金汤的合肥城毫无办法。值此之际,孙吴士兵的士气逐渐变得低迷。

没过多久,军营中瘟疫蔓延,雪上加霜的处境进一步降低了吴军取胜的可能性。无奈之下,孙权只能领兵撤退。

不得不说,孙权绝对是孙氏家族的另类。不同于他的父亲和兄长,孙权的作战经验少得可怜。十多倍的兵力差距,竟让孙权松懈了防备。

或许孙权忘记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吴军做梦都没想到,竟有张辽这样悍不畏死的猛将。逍遥津一战中,孙权险些丧命。若非他手下有凌统、甘宁两位强将,恐怕孙权早已魂归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