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边有句俗语,叫做外码,开始是指下关码头做工的外地苦力,后来成了对所有外地人的略带贬义的蔑称。
然而,南京的土著其实是极少的,从历史上来看,现在的南京人多半是他们自己口中的外码,这其中,又以邻近的安徽人居多,也正因为如此,成就了徽京的“威名”。今天,龙马君就和大家聊聊南京的安徽人是怎么来的。
读者老爷们都知道,南京人口的剧烈变化肇始于太平天国,其实在太平天国前,南京就聚居有大量的安徽人。
太平天国之前,南京是清朝东南的重镇,街衢通达,商业繁荣,往来经商者极多,而徽商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南京的木业、米业、典当业大多被徽商操持,他们在南京建起一座座豪宅,每年四月还要举办大型灯会,一办就是三天,满城的百姓无不争相观赏。
据《南京土地管理志》记载,当时南京的50多座会馆中,安徽会馆就占了21所,徽商的势力可见一斑。
太平天国时,江南大乱,而南京首当其冲。南京所在的江宁府原有人口近100万人,浩劫之后,仅剩28万,南京损失了四分之三的人口。
为了恢复生产,清廷只能从外地迁入人口充实南京,对外来的移民免费提供耕牛和稻种,五年之内免除赋税,这一政策引得苏北、安徽、湖北、河南等人口压力较大地区的移民纷纷迁入。由于地理上最近,来自安徽的移民无疑又是主力。
就这样,太平天国之后仅仅十年,南京的外来人口就已经多达16万,到了上世纪初的1902年,据《南京经济史》一书的估计,当时南京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不是土著了,而是来自安徽等地的迁入者。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南京的地位空前提高,掀起了新一轮移民的高潮。
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南京城区人口从原来的36万猛增至119万,增长了三倍多。依照迁移意愿与迁移距离成反比的一般规律,安徽籍移民应在其中占有较大比重。
据1937年的统计,当时在南京的安徽人大约占到了南京人口总数的14.9%。当然,这仅仅是民国时的新迁入者,并不包括清末的旧迁入者,他们这时候已经繁衍了两到三代,成了地道的南京人。如果算上他们的话,当时安徽籍的南京人可能到达到三成。
除了正常迁入的人口,还有大量非正常迁入的灾民。
民国时期,安徽地区连年遭灾。
1928年,安徽大水。
1929年,安徽大旱,同时并发蝗灾。
1931年,安徽再次大水。
1933年,安徽再次蝗灾。
1934年,安徽大水、大旱、蝗灾都来了一遍,500万人外出乞讨。
1935年,安徽又是大水、大旱、蝗灾都来了一遍。
1937年,安徽十年间第四次大旱。
灾患如此频繁,加之安徽地区又是地少人多,不少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讨生活,而邻近的大城市南京无疑是首选。
另外一方面,南京对灾民的救助也增加了南京的吸引力。民国政府自1928年设立冬赈制度,每年冬天无偿救助十余万灾民。一旦发生大灾,便会组成救济委员会救济灾民。由于是首善之区,又邻近安徽灾区,各类救助机构也大都集中于南京。据1932年的数据,除了官方设立的乞丐收容所和救济院,南京地区仅民间慈善团体就多达45家,各类救助老乡的同乡会馆则多达78家。
1937年之后,众所周知,南京又经历了一次剧烈的人口变化,龙马君就不提了。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江苏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南京也迎来了近代以来的第四次移民高峰,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大量打工者进入南京谋生。同时,作为全国主要的高校集聚地,每年毕业的大量应届生有相当一部分也成为了新南京人,以龙马君所在的单位为例,正式员工中,南京本地人所占的比例连10%都不到。而我们这些外码中,安徽籍的又占了相当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