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到底是对还是错?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0-10-30 11:21:53 作者: 袁崇焕斩杀毛

镇江一战开辟了抵御后金的第二战场之后,满朝上下纷纷喜不自胜,请求全国各地派兵支援毛文龙的军事活动,同时赋予他极高的指挥权,在东江毛文龙已经有了专杀和便宜行事的大权。毛文龙获得权力之后,并不是想着怎样彻底解决后金,而是将注意力转到了权力上面,整天想着扩张权力。

甚至,为了不受文官的节制,他违规使用巡抚才有的权力,上疏弹劾不听他话的文武官员。官员告状之后,他甚至想找到是谁揭发他的,嚣张至极。到明朝中后期,为了让毛文龙专心打仗,无后顾之忧,朝廷给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并没有派监军前去。

这就使得毛文龙所讨要的兵马钱粮无需一一检验,可以毫无顾忌得虚兵冒饷。可以说从这时候开始,毛文龙就注定膨胀,逐渐的脱离朝廷掌控。在崇祯初年,东江军镇得兵额仅有四万多人,而毛文龙上报的数量多达十万之众。实际上,朝廷下发的银饷,他只贪污了银子,对于粮食确实秋毫无犯。

但是,仅仅有粮食根本不够士兵们吃啊,所以,经常会看到毛文龙等高级士官在城里享乐,基层士兵暗暗诅咒的情形。并且,东江镇地处海岛,总兵大权在握,很容易生出割据一方的想法,事实上,毛文龙的确有这样的想法。然而,明朝却和大唐时期的节度使有着本质的区别。

东江镇并没有财权,他只有兵,而没有钱。另外,从地理上来看,一旦他和朝廷闹掰,朝廷派人将山东前往海岛的路封死之后,岛上的人要么狗急跳墙,要么原地等死。所以,毛文龙将自己贪污而来的银两都用来贿赂朝廷权贵了。除非他彻底生出反心,否则他一定要在朝堂有自己的势力。

自然,他也会通过这一实力来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阉党成员爱财的性格成了最理想的贿赂对象,因此,他买了很多朝鲜的特产,貂皮,人参等等送给朝廷的权贵。在后来发生了东江迁镇的风波之后,他所结交的阉党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并且,成功的阻止了东江移镇的决定。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袁崇焕真的是无能之辈吗?肯定不是!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行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首先,清除了大明东北之地的隐患,沉重的打击了那些有拥兵自立之心的势力,彰显了大明的威严。

其次,成功的遏制了东江将权日益膨胀的趋势,虽然说,后来也有内斗的发生,但是,都成不了什么气候,已经没人敢嚣张跋扈的和朝廷作对了。

另外,毛文龙死亡之后,朝廷得以再次得到了国内部队的全部指挥权,严肃军纪之后,军队的战队力在短时间内便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决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袁崇焕并不是那种目光短浅之辈。而毛文龙死后,他的亲信们气势汹汹,俨然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袁崇焕处乱不惊,迅速的安抚了大部分士兵,有条不紊的安排了军权的交接,整个过程,愣是没有引起任何大范围的兵乱。

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袁崇焕所展现的手段和谋略,让人叹为观止。这样的人,你跟我说他是一个无能之辈?他所做的事情,换位思考,今天的我们有几个能够做到?所以,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袁崇焕绝不是无能之辈,毛文龙也不是什么忠肝义胆的大将军。

那么,为什么世人对这二人的评价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错呢?

笔者认为:这是人们内心的成见问题,就像某个电影里所说“人内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人们对于袁崇焕的评价总是基于这样两件事情。

一是,袁崇焕造成了东江的无主状态,最后更是发生了内乱,还直接导致一些人投向了大清;

二是,毛文龙在世之时确实使得后金不敢进犯,而他死后,后金却可以长驱直入,己巳之变更是证据。

然而,却从来没有人具体的研究这两人所做的事情,便草率的肯定毛文龙,否定袁崇焕。甚至于,某些文人名正言顺的袒护毛文龙,诋毁袁崇焕是“卖国贼”。所以,我们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说任何话都要拿出证据,不能片面的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