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到底是对还是错?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0-10-30 11:21:53 作者: 袁崇焕斩杀毛

丹东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内设有石碑两块,分别立于天启六年(1626年)和崇祯元年(1628年),其中,崇祯元年所立之碑的正面铭刻着毛文龙的铮铮誓言:“指日恢复全辽,神色苞孕于此,吾侪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碑的背面,镌刻着毛文龙等众将士的官职和姓名。

话说,在崇祯二年六月,蓟辽督师袁崇焕在双岛斩杀了东江总兵毛文龙。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年之后,袁崇焕也被崇祯以九条罪状磔死,也就是凌迟。

四百多年来,学者们围绕着袁崇焕和毛文龙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人力挺毛文龙,认为:袁崇焕妒贤嫉能,与后金联手杀了毛文龙;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毛文龙是罪有应得,活该被砍死。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分析一下毛文龙被斩的真相,看看袁崇焕在这件事情上的功过得失。

民间的看法主要受那些大众媒体的宣传影响,也有很大一部分接受了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文学的观点。记得笔者曾看过一个名叫石悦的小说作者写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其文风幽默风趣,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也使得一直以来不为世人所知的明史,渐渐的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在我看来,书写的很好,但书中的某些观点却严重的扰乱了公众对于历史的正确认知。书中写道:“要诋毁崇祯,无需谩骂,无需污蔑。只需要开讲一个人——袁崇焕。因为,袁崇焕是被崇祯干掉的,所以,只要死命地捧袁崇焕,把他说成千古伟人,而如此为人,竟然被崇祯干掉了,所谓自毁长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崇祯和历史上宋高宗(杀岳飞)之流归为同类。”

他的观点是:历史对袁崇焕的真实评价并不高,是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减少统一中原的阻力,控制舆论,故意塑造袁崇焕的英雄形象,通过宣扬英雄蒙受不白之冤而间接的贬低崇祯,诋毁大明朝。当然,除了石悦之外,还有很多人有着同样的看法。他们关注到的是袁崇焕历史形象的变化,将袁崇焕“大明忠臣”的正面形象直到清朝才广为流传归因为清政府的炒作,而草率的推断袁崇焕本人的形象。

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失公允呢?

首先,反间计之说究竟是真是假?也许是有意,也许是资料的缺乏让这些民间发表看法的人集体否认这样一件事情。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袁崇焕的死是中了后金的反间计的缘故。当然。口说无凭,有史料为证。在《满文老档》、《东华录》、《清史稿》等官方的历史文献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

《老档》记载道:“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仙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督堂,磔死。”那么,高鸿中,鲍承仙两人是谁呢?是叛徒。史书记载两人之后便投向了大清,虽然,他们是清太宗的谋士,但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唯一可以拿出手的便是使用反间计害了袁崇焕。

如果,这还不能证明反间计的存在的话,那么,在朝鲜的文献中找到的关于后金使用反间计的记载就可以实锤了,毕竟,统治者可以篡改清朝历史,总不能跑到朝鲜去改它国的史料吧。《燃黎室记述》中写道:“崇焕既诛文龙,虏使满月介等到义州,辟左右密语府尹李时英曰:“欲杀文龙,结于崇焕;费尽心机,今幸始得杀之,愿公误泄。”闻着皆笑之。

由此可以看出,民间对袁崇焕得看法确实有失公允。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袁崇焕的死,阉党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袁崇焕有被诬陷的嫌疑。

所以,我们对于袁崇焕的态度绝不能一票否定。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毛文龙其人。很多人激烈的否定袁崇焕,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他斩杀了毛文龙这位数次将后金的铁蹄挡在关外的英雄人物。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毛文龙真的是一个忠君爱国,品德高尚的总兵吗?我们还是要从事实出发来评价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