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作天子?赵匡胤两度利用这句话,一次当上点检,一次成为皇帝

2020-11-01 00:50:28 作者: 点检作天子?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有人说赵匡胤是个“戏精”,仔细品味起来的确有几分道理。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出身于行伍的赵匡胤能够从一个普通军官一步步登顶成为皇帝,而且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便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从后周到北宋的改朝换代,这一切都和他精湛的“演技”是分不开的。

不说赵匡胤和其亲信们表演的“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也不说他给功臣武将们表演的“杯酒释兵权”,更不说他对南唐后主李煜所讲的那句经典台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来“窥探”一下赵匡胤的出色“表演”能力——他曾两次利用“点检作天子”这句话,一次顺利当上了点检(禁军最高统帅),另一次则直接做了皇帝。

可能有人要说赵匡胤的上位,一方面是由于后周建立者——郭威的“黄袍加身”为其提供了现成的剧本,另一方面则是周世宗柴荣(郭威的继任者)的突然病逝为其提供了历史契机。殊不知,机会往往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如此兵不血刃地完成改朝换代,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后台”做足了功课。

话说后汉初期,赵匡胤还只是一个喜欢游历四方的“侠客”,后来得到高人指点投入时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麾下,正式投身行伍。不久,屡立战功的赵匡胤便被郭威任命为东西班行首(军队小头领),官拜滑州副指挥使。郭威建立后周以后,赵匡胤被安排到时任开封府尹的柴荣手下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又成为柴荣手下的亲信和得力干将。

由于郭威的两个儿子早在起兵反汉时便被杀害,所以他只得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柴皇后之侄)。柴荣继位后,赵匡胤自然而然地被安排进入中央禁军,担任殿前都虞候。这个殿前都虞候虽然已经属于后周禁军里的中高级将领,但其上面还有殿前副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等职位,所以此时的赵匡胤离皇位还有十万八千里。

在禁军任职期间,赵匡胤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获得了其他禁军将领的认可。为了笼络人心,他和其中的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等几位禁军将领结拜成了异姓兄弟,史称“义社十兄弟”,这些人便是日后他发动“陈桥兵变”的中坚力量。

周世宗柴荣素有一统天下之志,所以常年率领禁军在外征战,曾经大破后蜀,三征南唐,北伐幽燕,在取得了很大胜利的同时,当初的“义社十兄弟”也纷纷凭借军功一步步成长为禁军中的骨干,赵匡胤本人也连升了两级,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距离禁军的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只有一步之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担任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的是郭威的驸马、柴荣的妹夫——五代宋初名将张永德,此人本身乃皇亲国戚,再加上屡立战功,自然就受到了周世宗柴荣的重用。

公元959年,柴荣在北伐辽国时,突然在行军途中得到了一只皮口袋,口袋里面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木板上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柴荣觉得这件事非常奇怪。在五代这个乱世,有兵权就可以当皇帝,毕竟五代之外的十国都是由有实力的军阀节度使所建立的,张永德由此也开始受到怀疑。

不久,柴荣染病回京,对行军途中所遇之事倍感蹊跷的他决定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简称为“点检”),用以接替张永德职位。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那只皮箱和那块木板是赵匡胤所为,但只要简单一分析,不难看出此事必然和他脱不了干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