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整修的过程中,慈禧逾越祖制,把隆恩殿前长2米,宽1米的丹陛石,换成了长3米,宽1.6米的规格。并且还将原本“龙上凤下”的图案换成了“凤上龙下”的凤引龙追图。
此外,在陵墓大殿的明柱上贴金也是皇权象征之一。清朝在礼制上有着很详尽的规定,比如帝后的陵墓,就只能把隆恩殿的4根明柱贴金。
但是慈禧不按礼制来,她把陵墓上的3殿的明柱全都给贴了金,据说光是贴金用掉的金子就有4500多两。
此外,清朝对于明柱使用的图案也有规定,一般都是盘龙行云或者缠枝莲花的图案。
慈禧认为那些图案不能体现她的权势,所以在她的要求下,三殿外露的64根明柱,全换成了镀金铜龙。
慈禧还将隆恩殿周围的白玉石板、抱柱等都雕刻成了“凤引龙行”的图案,以此显示皇帝都得跟在她身后,事事听从她的安排。
(寸草不生的慈禧陵墓)
光绪三十四年,历时13年的整修终于竣工,金碧辉煌的慈禧陵墓,不论是奢华程度,还是工艺水平已经成了清东陵所有陵墓之首。
不过,慈禧在参观陵墓的过程中又提了一个要求。
原来,慈禧在参观的过程中,看到宝顶上的封土,于是就琢磨着,将来这上面要是长了草,她不就“落草为寇”了吗?
所以,慈禧向负责修陵的大臣提出了“宝顶上不能长草”的要求。
这可把大臣们给难住了,毕竟有土就会长草,这是很难改变的,但惹慈禧一时不高兴,那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完成任务,大臣们赶紧找有经验的工匠,让他们想办法。
还别说,真有一位老工匠在古书上看到过一个古法,就是在土里掺杂石灰和硫磺,然后把它们放在锅中炒熟,再把它们夯实在陵墓上,就不会长草了。
还别说,老工匠的方法很管用,不管怎么试,陵墓上还真是寸草不生。
由于去了慈禧的心头之忧,慈禧高兴之余重重地奖赏了老工匠。
尽管慈禧再也不担心会“落草为寇”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陵墓真的犯了风水,总之在她去世不久后,清王朝延续200多年的基业,也就随之土崩瓦解了。
(参考史料:《宫女往谈录》《清史稿》《揭秘慈禧太后陵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