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比如湘军在湖南,桂军在两广,川军则主政四川。而地处西南边境的云南,则是滇军的地盘。
在以往的战争题材影视剧中,无论是民国军阀间的混战,还是后期的抗日战争,我们时常能看到的,多是川军、湘军、以及桂军,却很少看到滇军的身影。那么当年的云南王龙云带领的滇军,其战斗力究竟怎么样呢?
(影视中的滇军)
一、源自新军。
滇军起源于云南新军,即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陆军19镇。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利用先后任贵州都督、云南都督的机会,逐步控制和统一了全部滇军。民国四年(1915年),滇军又称“云南护国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个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起义,滇军才正式消亡。
当时云南地处偏远,交通落后,经济也不能和中原相提并论。所以在袁世凯当权时,在给养方面对于这支在边关苦守的部队,还是做了倾斜的。滇军才有了余钱,在山高地远的边远之地建立讲武堂,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
后来军阀混战,由于云南人少,兵力补充不易,加上朱培德又带了一批人去广州,等到龙云接手时,只有一个60军。为了抗日,不得不将地方保安团、后备队等二线武装,组编成一个93军。
(云南王龙云)
二、出滇抗日。
抗战爆发后,虽然身处抗日大后方,但云南王龙云积极响应救国号召,在1937年国防会议上表示,愿将滇军精锐拿出来支援抗日,会后他马不停蹄,将少壮兵丁尽编入60军。为其配备了德国的山炮和法国高射机枪,每个连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四个掷弹筒,并且每名士兵配备一顶法式钢盔,使之成为装备精良,下辖三个师4万多人的精锐之师。
由于军费困窘,那时候的滇军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出滇抗战只能步行,前后足足走了40多天,才到达2000公里外的华中战场,每天行军平均达50公里的速度,可见滇军抗日的诚意和决心。
滇军们首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此后被调往徐州会战主战场,当时国军在李宗仁指挥下刚刚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但日军很快调集精锐部队再次反扑进犯台儿庄。
而此时汤恩伯部与孙连仲部因在先前的战役伤亡过大,根本难以抵挡日军的疯狂进攻,只能节节后退,台儿庄眼看要落入敌手。民国政府急令60军加快行军,在日夜兼程到达徐州后,被安排接防于学忠部和汤恩伯部的阵地。
虽然滇军法式武器装备精良,但由于战术思想落后,指挥古板,士兵对新式武器应用熟练程度低。加上士兵们体质偏弱,多数有抽大烟的现象,这在川滇黔三支军队中普遍存在,因此依然不是日寇的对手。在缺乏空军支援下,重火力方面也不及日军,而且由于各友邻部队间协同作战配合不佳,因此在禹王山阻击战中,滇军几乎是用血肉之躯抵挡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在这场防御战中,尽管表现英勇,但参战的3.5万滇军却伤亡惨重,牺牲人数多达13869人,受伤4545人,失踪430人,同时阵亡旅长一人,团长5人,营连排长也伤亡过半。
但是滇军同样给日军以重创,并负责为徐州战场国军主力的撤退打掩护,直到所有主力部队撤离后,滇军才最后一个撤出防御。就连当时的日本报纸都评价道,遇上滇军这样不怕牺牲,宁死不退的国军队伍,实属罕见。
(台儿庄战役)
三、起义投诚。
抗战结束后,滇军被编入国民政府军队,历经抗战洗礼的8个师缩编为6个师,被配属到不同的战区。由于担心威望颇高的龙云,影响滇军参加内战,国民政府还逼其下野,由卢汉替代其成为新的云南省长。
可即便如此,滇军将士们依旧深明大义,1948年,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1949年卢汉宣布云南全省起义,接受和平改编。就这样,这支从清末组建,在抗战中表现神勇的军队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