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国博“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170件展品展示开凿历史

2020-11-01 09:39:45 作者: 探展国博“舟

图说:展厅内部设计 新民晚报记者 潘子璇摄 下同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近期举办“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通过170件/套展品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博首次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后,国博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又一重要尝试。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媒体开放日上,记者走进展厅,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展厅空间上用曲线打造出运河蜿蜒般的造型,并将文物呈现在“河岸”之上。从春秋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到其开始承担南北经济交流的重任,蜿蜒而行,犹如跨越时空穿行在大运河悠悠2500年的浩渺烟波间。展览还辅以“穿越时空的大运河” 数字影像、“大运河文化”系列动漫短片、“中国大运河申遗宣传片”等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展览体验感。

自古,人们对大运河的看法不一,既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也有“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那么真实的大运河究竟是怎么样的?在它磅礴又漫长的生命中,凝结了多少古人的智慧,又发挥了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展览都将为观众一一呈现。

图说:《高明治水图》

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个部分,既有国家博物馆藏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系列文物,也有天津博物馆藏《漕运图卷》、通州区博物馆藏“军粮经纪密符扇”和《运河源流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隋炀帝墓出土鎏金铜铺首和玉璋等重量级展品。

展览中,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运河全图》展现了运河全貌。图幅自右向左打开,以传统的形象画法,描绘了运河及黄河的河道大势、水利工程及沿途城池。该图色泽艳丽,黄河以黄色涂绘,其他河湖以碧绿上色,用各种符号表示山川、城池、乡镇、寺观、桥梁等。对黄、淮、运交汇地区的描绘尤为细致。

《潞河督运图》颇有争议,策展人介绍,早期认为《潞河督运图》是记录清朝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的画作。近有学者研究认为,这是一幅展现乾隆年间天津的画卷,描绘了潞河尾闾天津三岔河口一带的漕运盛景和民俗民风。整幅画面以督运官舫为线索,以盐坨春季开坨为核心,向左右两侧展开。图中两岸码头、衙署、店铺、酒肆、民居等元素清晰,画有官船、商船、货船、渔船等64只,官吏、商贾、船户、妇孺、盐坨杂役等820余人。人物形态各异,极富生活气息。

图说:运河全图

相传,顺治六年(1649年),淮安至扬州间的运河决堤,洪水泛滥,酿成大灾。朝廷命官员高明加以治理,经过三年的努力,治河终于成功。当地士民为感谢高明治水功劳,特请画家赵澄绘制《高明治水图》。记者看到,该图展现了疏浚河道的宏伟场面,劳役者约千余人,正在车水断流,从河道中挖土筑堤,紧张的劳动。从河道向外提土使用的杠杆,排水用的水车,堵塞决口用的搪凌把、木龙、取土用的筐、簸、锸等,无不惟妙惟肖,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大运河历史悠久,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清嘉庆年间,漕运一旦受到雨雪、霜冻、狂风等自然因素的阻挠,往往会让督运官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灵庇佑。展览中,清嘉庆二十三年的《漕河祷冰图》就记载了一件“奇事”:时任户部给事中的陶澍沿运河南行视察漕运。行达露筋祠时,北风劲吹,湖水结冰。此时北上回归的空漕船出长江的只有一半,其余漕船就冻结在此。陶澍“深恐贻误漕行”,便斋祷于露筋娘娘。第二天风和日暖,全河水泮,各船出江告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