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过姜维克星邓艾,巧合的是,两个人都有屯田经历。不同的是,姜维屯田是为避祸,不得已而为之,邓艾的屯田似乎倒是主动去做。另外,姜维是无法去打群架了,只好屯田,邓艾却是屯田成功后转型当了将军,领兵与姜维打群架,最终灭蜀。
邓艾是义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大概因为出身寒微,加上资料缺乏,其生年只能大约确定为197年。邓艾生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加上幼年丧父,家境可想而知。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了荆州,强行把当地的人北迁,邓艾作为北迁大军的一员,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当了个屯田农民,邓艾由此开始了农民生涯。年幼时,邓艾还当过放牛娃,以至于后来,姜维想挑动邓艾出战时,还找人牵着牛在魏营前走来走去以羞辱邓艾。屯田农民中,有学问的极少,邓艾虽有学问,却因为出身贫寒,加上口吃,开始只是当了一个看稻草的小吏,平平淡淡近二十年后,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事宜。
但邓艾大概很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时刻想改变命运。即使当农民期间,遇见高山大川都要堪察地形,规划哪儿安营,如何攻守埋伏,自然惹得周围人嘲笑不已。此时的邓艾,是否像极了林清玄先生笔下的那株断崖上的百合花,即使遭到周围的野草嘲笑,依然牢记自己是百合花,从来不忘开花的使命,努力以开花证明自己。“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果然,邓艾遇到了人生的贵人——司马懿。原来,魏国想在东南一带屯田,积蓄粮食,对付吴国,就派邓艾前去调研。邓艾大概敏锐地意识到,一展才华的机会终于来了。
邓艾从陈县(今河南淮阳)、项县(今河南沈丘)一直巡视到寿春。经过调研,邓艾在上交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第一,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疏通漕运;第二,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军屯。他认为:“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不但如此,邓艾还撰写著作《济河论》,详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邓艾认为: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很大,劳役繁重。而“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有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十万军民吃上五年。凭着这些积蓄进攻东吴,必定能无往而不胜。
邓艾的论著有没有道理呢?我们看一看当时淮河两岸的形势。
今天的淮河是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那是因为黄河夺淮打乱了原有的水系。在三国时期,淮河有独立完整的水系。从图上看,淮河的支流北长南短,干流接近于魏吴边界,双方在此附近多次交战。所以,在淮河两岸屯田,就地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原来运输粮食的大部分士兵用于对吴作战,无疑就会有压倒优势。那么,淮河两岸是否有屯田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淮河两岸的自然条件。
首先看一下当地的地形条件:
从地形上看,淮河两岸属于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华北平原的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土,由于长期耕作,早已熟化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壤。再看降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