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里隐藏的远古秘密

2020-11-04 09:42:24 作者: 玉器里隐藏的

原标题:玉器里隐藏的远古秘密

碧玉C形龙——“中华第一龙”

玉,从远古至今,一直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与大地的渴望。距今约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属于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玉在其中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突出体现了近年来对远古文明在新的思考维度的最新挖掘成果。展览通过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等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西辽河流域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要冲地位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牛河梁遗址和红山文化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让学界对文明起源产生了高度关注。红山文化是怎样的文明形式?这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文明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不妨先从龙入手。

玉玦形龙

“中华第一龙”

在所有远古的玉器造型之中,龙的形象一直非常突出且具有巨大的神秘性。可以说,研究龙的起源是打开华夏文明起源奥秘的一把钥匙。龙由猪而来,红山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明证。这也许与整个东方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红山文化最早的发现地在今天内蒙古的赤峰市红山,故有此命名。红山为红色花岗岩,海拔只有665米,但波及方圆一万余亩的土方。从河流分布上,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河上游一带,距今已有5500年至6000年。除了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地区有集中发现,其他地域也有分布,主要范围是东起辽河流域,西至燕山南北,涉及到极为广大的区域。历史上,这一大片土地上留下了各个民族行走的痕迹。匈奴东胡、鲜卑拓跋、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骑着骏马从此南下,在中原大地上卷起烽火。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典型的器物,类似形状的玉器不断问世。这些猪头蛇身的龙,保留着猪特有的形象特征。展厅中精心安放的几件重要展品无不体现出这一特点。

1971年8月,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的农民张凤祥挖土时发现了一件形似马蹄状的物件。由于刚出土时沾满了泥土像个生锈的马蹄,于是这位农民带回家拴上一根绳子后交给了孩子当玩具。没想到这个玩具竟然是一件国宝,一件了不得的国宝。这个形似马蹄的玉器名叫碧玉龙,通身由岫玉制成,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它的制作工艺精湛,龙体背正中有一圆形穿孔,经过考古人员的试验,如果穿绳悬挂起来,龙骨尾部恰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从时间上来看,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能够体现龙文化的实物。

展厅里一件玉玦形龙,身体蜷曲,额头隆起,吻部前凸。除了头顶的三角莆大耳、大眼以及吻部的多道皱纹,由较为简洁的阴线刻划,其余各处光滑而无纹饰。首尾之间有横向窄缺口,这缺口并未断开,仔细查看,会发现内缘相连。颈部与背部有一个对钻小孔,可穿绳系挂在身上。这件器物最大的特征是背部有仿佛血沁过的红色。在透光的情况下观看,异常漂亮。

而另一件玉玦形龙,为20世纪70年代在牛河梁遗址采集所得,是此类玉器中体形较大,形制规整,且唯一雕有牙齿的一件。整器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土沁。龙体蜷曲,首尾相连,通体浑厚圆滑,造型粗犷。猪首形象逼真,肥耳,圆眼,阔嘴,吻闻前突,口微张,露出獠牙。面部磨出有平凹变化的瓦沟纹,以阴刻线表现出眼圈和皱纹,线条匀称流畅,中央为管钻的大孔,背部有桯钻的小孔,两孔均为两面钻,可穿绳系挂。此类玉雕龙形象,现在亦有学者认为是熊首。

玉双连璧

周公旦为周朝第一个“冢宰”

若涉猎新石器时期文物,都会接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藏品——玉猪龙,它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是远比夏商还要古老的年代。那么,彼时的人们为何要把猪与被视作权威的龙搁在一起为玉器命名呢?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怎样关联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