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早就立了储君,为何古代皇帝却不肯提前传位?原因并不简单

2020-11-05 13:42:47 作者: 明明早就立了

自古都是流传一句话,那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在平常百姓中,一般都是形容人际关系。但是在古代身处帝王之家,那就自然应该另当别论了。古代弑君杀父的案例,比比皆是,自然不可能一概而论。

古代的皇帝在到了一定岁数后,或者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后,都会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继承人。可在传位之前,他们明明早就确定了继承人。若是早点将皇位传给继承人,岂不就不太容易发生子嗣争夺皇位的事情了吗?可实际上,古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未做到提前传位这一点。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不肯这么去做呢?其实,古代皇帝之所以不肯如此去做,原因还真的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若想知道具体内容,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一、古代皇帝不知道自己具体死亡的时间。

古代的皇帝虽然每天都能吃好、喝好、穿好和享受各种极好的待遇,但却并不能因此而长命百岁。也就是说,他们总有要去世的那一天。只是具体是哪一天会去世,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其实,别说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天去世了,其他人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天去世。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们都不敢贸然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继承人。万一传位以后,自己又活了很长时间,到时候权柄下移,他们又怎么可能会甘心呢?

比如说在南越有个叫赵佗的皇帝,他原本只是秦朝的一个将领罢了。后来被朝廷指派到南越去办事,又赶上秦末战争爆发,所以他干脆不回秦朝,而选择在南越那个地方自立为王。当上皇帝以后,他一直在南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不管他的儿子们有多期待他能传位于自己,他都始终不肯把皇位让出来。结果他一下子活到了100多岁,愣是熬死了自己的好几个儿子。然后等他做够皇帝了,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试想一下,若是他年纪一大就立即传位,那他后来还能继续享受皇帝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吗?

二、古代皇帝的近臣不会乐意让他们轻易传位。

皇帝什么时候传位,传位于谁,看起来好像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并非是皇帝自己一个人就能完全做得了主的事情。要知道,皇帝身边都有跟他关系非常亲近的臣子。这些臣子就指着皇帝在位期间能庇护着他们,倘若皇帝早早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他们之前为巴结皇帝所做的努力岂不都付诸东流了吗?虽然他们也能继续去巴结皇帝传位给的那个儿子,可毕竟得再费不少事儿,哪里有继续效忠于原来的皇帝省心呢?

当然了,即便有些皇帝的近臣想巴结新皇帝,也未必能巴结得上。比如乾隆在世的时候,他身边的宠臣和珅难道就没为自己做过长远打算?可结果呢?他还不是不敢也不能去巴结嘉庆?要知道,本身乾隆在位期间就很忌讳自己的臣子去巴结自己的儿子。和珅要是敢知情犯事,那他的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即便乾隆不在意,和珅也不敢去巴结嘉庆。因为他本身就跟嘉庆有过节,知道自己主动巴结了嘉庆反倒更容易惹祸上身。与其如此,他自然不会选择去巴结嘉庆了。

如果过多地参与到了皇权的传递当中,也就自然影响了当权者的猜忌。毕竟自古都是圣心难测,谁敢去触碰那个霉头呢?和珅之所以敢在乾隆时期成为最大的贪官,而且颇得圣心眷顾,自然有自己的见解。过早地参与皇权更替当中,对自己没有一丝好处。

三、后宫妃嫔也不乐意让皇帝过早传位。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后宫妃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皇帝传位的时间。众所周知,皇帝的后宫都有很多妃嫔,且大部分的妃嫔都会给皇帝诞下皇子和公主。本来有皇子的妃子就很希望自家孩子能当皇帝,若是皇帝轻易传位于某一位皇子,那他们的妃子能乐意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