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祐六年(1054年),年仅三十一岁的张贵妃突然暴病身亡。
张贵妃是赵祯除了母亲之外最爱的女人,本来,张氏是有机会做皇后的,由于刘太后的干预并自作主张,立了郭氏为皇后,以张氏为才人。
郭皇后被废后,赵祯让宋绶草拟选后诏书,其中有“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的话,意思是从有教养的家庭中选取皇后。刘太后虽然已经不在世,赵祯也已经亲政,但在选后问题上还是未能如愿。
当时,左右领来一个陈姓女子进宫,颇得赵祯欢心。
陈氏是寿州一个茶商之女,父亲靠捐纳谋得一个小官,不具高贵门第的条件,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赵祯不得不另选皇后,勉强将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立选为皇后。
由于在选后上的不满意,赵祯心中一直装着张美人,尽管张美人的贵妃之位是靠宫变时所谓的护驾有功而升上去的,但张美人在赵祯心目中的地位,比郭氏、曹氏这两任皇后都重要。
张贵妃死了,赵祯痛不欲生,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他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这个一生做梦都想当皇后的女人,终于在她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享受到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
由于担心朝野反对,赵祯干脆在治丧的第四天宣布追张贵妃为皇后,赐谥温成。
这就是旷古未闻的一生一死两皇后的逾礼之事。虽然言官们上表极力反对,但赵祯置若罔闻,根本不予理睬。
赵祯总算是做了一回真男人,不过,不是为了国事,而是为了他心爱的女人。为了这个心爱的女人,赵祯下令停朝七天,京城禁止娱乐活动一个月。
知制诰王洙见赵祯对温成皇后的丧事如此重视,便动起了脑子,想借这个机会向赵祯献殷勤,以谋加官晋爵。他与内使石全斌相配合,怂恿赵祯命宰相护丧、孙沔读册。
赵祯正想为温成皇后办一个风风光光的丧礼,王洙、石全斌的建议正中下怀,当即传谕,命宰相护丧、孙沔读册。
这时庞籍已经罢相,继任首相是陈执中,这个人只要有高官厚禄,并不讲什么气节不气节,合礼不合礼,奉旨后唯命是从,哪敢说半个不字。
孙沔却不同,奉旨后立即入朝抗奏,说陛下命他读册,自然不敢不遵,但他现在的职务是枢密副使,并不是读册的官,依礼是不能读册的。
他装做很为难地说:“臣要是不读册,违了圣旨;要是读册,又越了职权。请求陛下将臣罢免,臣才可告无罪。”
赵祯两眼盯着这个倔强的孙沔,一言未发。
次日,赵祯降诏,罢孙沔枢密副使,到杭州去做了知州。
孙沔奉诏,高兴地说:“好了!脱离了这个是非圈了!”即日出京到杭州上任去了。
赵祯又降诏,命参知政事刘沆为温成皇后园陵监护使。
丧事完后,赵祯论治丧功臣,提拔刘沆为同平章事,加王洙翰林学士,其余有功人员有的升了官,有的得了个大红包,忙碌一场,总算是有所斩获。
赵祯更欣赏温成皇后亲族,加赠她父亲张尧封为郡王、伯父张尧佐为太师。
陈执中在温成皇后的丧礼中不顾名节,与孙沔的请辞而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遭到了士人及谏官的非难。知谏院范镇、殿中侍御史赵抃先后上表弹劾他,说他并非宰相之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
赵祯向来用人无定见,看了范镇等人的奏章,也就对陈执中不满意了,即行罢免了他的相位。
赵祯罢免了陈执中,当然要另择新相,这时忠正老臣莫过如范仲淹、文彦博、富弼三人,这三个人为人忠正耿直,不喜阿谀奉承,因此,在朝的时间不长,都被外放出京了。
范仲淹已在皇祐四年(1052年)死了,追赠兵部尚书,赐谥做文正。唯富弼、文彦博二人还健在,一个在并州任所,一个在许州任所。赵祯想召用二人,但又犹豫不决。
恰逢枢密直学士王素因事入奏,事情说完之后,赵祯特地将他留下来,对他说:“你是故相王旦之子,与朕是世旧,朕信任你,朕现在要择相,你认为何人合适?”
王素回答说:“陛下明察,但教宦官宫妾不知姓名的,便可充任。”他的态度很明确,就是宰相不能与宦官、内廷勾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