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开封城摞城

2020-11-06 17:44:14 作者: 探寻开封城摞

挖掘到4米以下时,完整的大型宫殿基址、路面和取暖设施逐渐呈现出原貌。经考证而知,它们是明代周王府的宫殿基址。据史书记载,明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城的废墟上修建的。因此,明周王府的发现,对于寻找宋皇宫的踪迹埋下了伏笔。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建王都于开封。坐落在金宫基址上的明萧墙,至今仍大部分完好,淤埋在地表下3至5米深处。在距地表4米左右为明紫禁城北墙,墙底部宽达8米,正好坐落在北宋皇城北墙上。探方挖至10米时,已经基本可以看出宋皇城的面貌。

皇城又称宫城、大内,是北宋帝王生活议政的场所。皇城略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周围五里,夯土内外均用砖包砌。恰好与《宋史·地理志》中“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周回五里”的记载相吻合。

内城又称里城、阙城或旧城,为东京城的第二道城垣。全长11550米,折合宋里为20.63里,与《宋史》记载的“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大致相吻合。内城主要为商业和居民区,也是京都最繁华的地方。宋统治者在内城之中控制着东京的经济命脉。除戒备森严的各级衙署外,随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和食店,可谓“车马阗拥,不可驻足”。

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公里。金代黄河向南改道,带着丰富的泥沙,致使河道淤塞,河床不断抬高,便形成了河床高于城的“地上悬河”。有的河段已经高出堤外平地10余米,站在河堤向下望去,犹如深谷沟壑。

考古发掘得知,开封城的地下,叠压着6座城池,而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是北宋东京城。唐代汴州城埋在地下10至12米深,北宋东京城埋在地下8至10米深,金代汴京城埋在地下6至8米深,清代开封城埋在地下约3米深。除了“城摞城”“墙摞墙”,还发现了许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其叠压层次与规模,在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州桥遗址运河发掘探方

◎洪水灌城 灾难遗址

北宋以后的近1000年间,黄河决口300多次,其中大水多次淹没开封城,一度把开封城淹没殆尽。

1642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因围困开封周王府未果后,扒开了黄河马家口大堤。当时正值大雨滂沱,咆哮的河水汹涌奔腾,决堤而出,直冲开封城,城内积水达10多米深。数月后洪水退去,高大的开封城墙几乎被黄沙淤平,州桥亦在水患中被淤埋于地下。大洪水致使城内36万人仅存活2万余人。在那横殃飞祸、城市沦陷的时刻,城中市民竟毫无察觉,活活被大水淹死。

2016年,因配合基建工程,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开封城东南一隅的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洪水留下的黏泥,至今尚有2至3米厚,整个城内的遗存,被基本完整覆盖在淤积黏土层下,白骨累累,惨不忍睹。

因为房屋垮塌后被整体淤埋,所以房间里的家具摆设仍保持着原样。根据房屋倒塌情况和人骨遗骸分布位置看,恰好印证了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灌城的文献记载。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时,随着惊雷般的轰鸣,洪水席卷了大街小巷,不断升高上涨,没过屋顶,灌入门窗,根本分不清它是来自天上,还是地下。

御龙湾遗址发掘,还原了灾难降临时的场景。其中一处两进院落保存较完好,是明清时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前后院均有北正房和东西厢房,前院与后院之间有环廊相通。两进院落里发掘出5具人骨遗骸,有的在床上,有的在房屋门前,有的在院子里。

遗址内还出土了很多散落的碎人骨。专家认为,碎人骨的出现,应与明末农民起义军围城和洪水毁城事件相关。据文献记载,明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三次攻打开封,第三次围城长达四个月之久,城内物资供应全部中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