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东明首位进士刘濛

2020-11-08 18:27:47 作者: 「文史研究」

进士及第 步入仕途

刘晏善于教育子女,所以终唐之世,南华刘氏为达官显宦者连续不绝。刘晏长子刘执经先后任比部(即刑部)、吏部员外郎,官终吏部郎中,从五品上,相当于正司长级别。刘晏少子刘宗经,字仲儒,累迁给事中,宪宗元和元年(806)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元和四年(809)迁国子祭酒。国子祭酒,从三品,主管全国教育行政,总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学及地方学校,职权比现在的北京大学校长还要大些,足有资格安排儿子做官了。唐代用人取士制度,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科举行的叫常科,也称常举。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常设的仅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普通庶族子弟经过数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士及第而荣登士族,从而改变家族的身份,但这条道路异常艰难。而贵族官僚的子弟,除科举考试以外,入仕的途径则有许多,凭借祖、父辈的功勋循例而门荫为官就是其中之一。当官的都希望“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走科举正途入仕,而儿孙辈总是不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只得给他们荫补,甚至不惜科场作弊、花钱买官。但刘宗经的儿子刘濛,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学识超人,是太学中的尖子生,坚持依靠自身的努力,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唐朝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多为学馆“生徒”和“乡贡”士人。“生徒”是在各级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保送参加常科考试。“乡贡”是地方上自学者向州县报名,经州县考试合格,举送中央参加常科考试。每年应试的考生,常达八、九百人,多者超过一千四、五百人。考生们根据自身的学识能力选择,是参加明经科试还是参加进士科试。明经科试着重帖经墨义,着重儒家经典的背诵,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即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明经科比较好考,但是考上之后常常做不了大官。进士科除考试经学和时务策外,还要就特定的题目加试杂文(即诗、赋等)。“进士诗赋限韵,要须自出心裁”,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文学才能。两科比较,进士科比明经科难于考取,“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通典·选举典》)。唐朝进土科一般每次录取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所以当时流传着“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意思是说,五十岁考中进士就算是年轻的进士,而三十岁考中明经就属于年老的了。进士科虽难考,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在于其含金量高。唐太宗以后,大多宰相乃至一般高官多是进士出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遮言·散序进士》),直接影响到一代士风。后来进士科独盛,士子更是趋之若鹜。许多士人都热衷于进士科考试,但绝大多数由黑发给考成白头也没能考中进士,一旦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视为“登龙门”,进士科受推重,由此可见。唐代进士及第后,常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进士及第又称为“雁塔题名”。大诗人孟郊曾作《登第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总的来说,进士及第非常难得又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

助征回纥 按边河湟

刘濛因才智过人,政绩突出,为宰相李德裕所倚重。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以门荫入仕,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两度入朝为相,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李德裕在辅佐唐武宗的五年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赵国公,大诗人李商隐称之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平定回纥是李德裕的一大功绩。回纥,又称回鹘,是漠北铁勒十五部的一支,活动在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之间,相传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隋唐之际,回纥受突厥政权统治,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唐朝对东突厥战争胜利后,与回纥诸部的联系大大加强,回纥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其领土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成为北方比较强大的政权。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曾两次请回纥出兵援助。此后,双方关系更加密切,唐曾三次将公主下嫁给回纥可汗。回纥与唐基本上没有过武装冲突。大和九年(835),回纥境内发生叛乱,加上大雪、瘟疫和荒年,牛羊多冻死,其势开始衰弱。开成五年(840),其西北的黠戛斯(即吉尔吉斯),以十万骑兵入侵其地,回纥人四散逃亡,回纥政权崩溃。漠北回纥人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分三支向西迁徙,一支迁往河西走廊;一支迁到天山北路地区;一支迁徙到西州(吐鲁番)、轮台(乌鲁木齐)等地,逐渐和当地居民融合,建立了高昌回纥政权。会昌二年(842),南下的回纥乌介可汗率军越过杷头峰(今包头附近),进犯大同、云州(今山西大同和朔州怀仁一带)等地。李德裕详细地分析了回纥的情况,建议武宗出兵征讨,进一步加强河湟地区的经营治理。河湟指黄河、湟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即今青海省海东市、西宁市和海北、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州一带,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羌藏民族与中原汉族生产生活的地理边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李德裕深知刘濛的才干,就举荐刘濛担任宣慰灵夏以北党项使,并负责征讨回纥大军的兵械粮饷调集事务。刘濛到任后,造木牛来调粮运饷,供给军械,从没有过贻误,保障了征讨大军在杀胡山(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顺利大破回纥军。平定回纥后,刘濛又在河湟地区工作了几年,为唐朝西北边疆的稳定作出了极大贡献。会昌六年(846),唐武宗李炎病逝,唐宣宗李忱登基。唐宣宗素来厌恶李德裕,亲政次日便免去他的宰相之职,将他外放为荆南节度使,加授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同年九月,又被贬为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接着相继被贬为太子少保、潮州司马、崖州(今海南省海口东南)司户参军。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终年六十三。刘濛因深为李德裕所器重,遂被定为李党集团的人,李德裕获罪,自然受到了牵连,被贬为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刺史。刘濛在朗州整顿吏治,勤于政事,颇得民心,其政绩当地史乘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