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桑叶引发两国之战,古人何以如此心胸狭隘?

2020-11-09 23:16:47 作者: 一片桑叶引发

时间:春秋后期

地点:吴楚交界处

人物:吴国众人、楚国众人

“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鄘风〃桑中》)“维桑与梓 必恭敬止”(《小雅〃小弁》)“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星言夙驾,说于桑田”(《鄘风〃定之方中》)

这些都是诗经中关于桑树地诗句,在遥远的先秦时代,桑树林不仅是男女的约会之地,更代表了吉祥和财富。但是谁能想到,到了春秋后期,会因为一片桑叶的归属问题而引发两国间的战争呢。

话说这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城邑钟离仅一界之隔。两国的人民在那里生息繁衍,卑梁和钟离虽然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诸侯国,但人民至少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尽管吴国和楚国的关系一直不好。可是到了楚平王和吴王僚在位的时候,吴楚两国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百姓间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说着说着这导火索就来了,说是有一天,卑梁和钟离两地的姑娘都在边境采桑。但是采着采着,一位卑梁的姑娘和一位钟离的姑娘,却因为一片桑叶的归属问题争执了起来。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是不欢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是等这两位姑娘回到家,把争桑叶的事儿都告诉了各自的家长。双方家长一听都觉得自己闺女吃了亏,于是带上家伙,喊上亲朋好友便都不约而同地去了事发地点。来到事发地点,双方家长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先是一番争吵,一个比一个喊的劲儿大……

但是喊着喊着,可能是喊得嗓子疼了,于是就抄起家伙直接干了起来。双方人员大打出手,就这样打在了一起。可是打着打着突然有一个人就被打死了,死了人双方暂且休战,停下来一看死了的是卑梁一方的人,这下事儿闹大了。此一战钟离一方暂且占了上风,但却激起了卑梁人的众怒。最后卑梁的地方长官也参与了进来,于是带领着吴国守军扫荡了钟离,给自己的子民报了仇。可是楚平王得知自己的城邑被吴国攻击,他不干了。于是这位国君二话不说,脑子一热就调拨了楚国的正规军占领了卑梁。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你能我比你更能。

可是楚平王此举,一下就把民间纠纷上升到了两个国家的高度。吴国的卑梁被楚国占领,吴王僚怎肯罢休,于是便派公子光率领大军攻打楚国。此时的吴国在伍子胥和公子光的辅佐下,已经远在楚国之上了,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吴国不仅夺回了卑梁而且还占领了钟离和楚国的另一个重镇居巢。

这个故事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这便是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中记载的卑梁之衅。不知道得不偿失的楚平王,最后作何感想?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容人所不能容的肚量,我觉得是不足以成就霸业的根本。

吴王僚最后被公子光派人刺杀,而楚国在楚平王手中江河日下,最后落得被小国欺负的下场,楚平王最后也郁郁而终。因为一片桑叶,两个女子的口角,最后招致了两个国家间的战争。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但透过表面看实质,历史上哪一次大规模战争不是因为一件小事而升级的呢?就拿最近的一战和二战来说,哪一个的导火索不是一件小事?

其实导火索就是个无关紧要的引子,真相干一仗才是最真实的想法。我们常说以史为鉴,但真到了历史时刻,又有谁还记得前车之鉴?还不是强者为王弱者寇,先用武力比拼再说。比起卑梁之衅的最终结果,我倒是更关心卑梁和钟离的那两户人家和那两位起争执的姑娘日后如何了?

我想她们应该死于了兵荒马乱,纵然逃得一命,我想日后的生活也必是留下了诸多阴影。两国交战,到最后受伤的还是底层的人民。

春秋不义,军阀混战。任何时代受伤的都是平民,而任何时代争执最多的也是平民。天下多的是普通人,你来我往间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推崇孔夫子得以和为贵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